督撫天下_第三十七章 萬壽寺之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六人聽了鐵保之詩,也自紛繁稱善。實在蓮筏身為方丈,原非朝廷命官,但萬壽寺乃是敕修梵刹,亦非平常古刹,鐵保如許作詩,大家倒也冇有貳言。並且大師也都曉得,鐵保常日隨和,貧乏主意,可江山社稷之事卻從不含混。他本日作成此詩,也有勸在坐諸人共同潔身自好,勿要因太子之事各立流派之意,都不肯等閒出言,拂了鐵保一番美意。

“阿彌陀佛,那大人切勿著惱,瑤華道人和二位王爺,方纔說有事相商,去了前麵蔬圃當中。不過我等七位,也自有我等的緣分,這裡百大哥鬆,共有七株,世有‘萬壽七鬆’之名。我等七人各居一樹之下,正應著這七鬆,莫非不是另一番人緣?”本來是蓮筏方丈到了,這時七棵大鬆樹另有一棵樹下無人,蓮筏便鄙人麵坐了,拿出一柄摺扇,道:“之前瑤華道人來過我這裡,見這七鬆奇崛矗立,便在這便麵上作畫一幅,名為《七鬆圖》。隻可惜這便麵之上,有圖無詩,本日卻要向各位請教一二了。”說著緩緩伸開摺扇,將空缺的一麵對著世人。所謂便麵原是上古之物,早已被摺扇代替。但清人好擬古,故而也用便麵一詞代指摺扇。

忽聽前麵一人道:“伯元,東甫,在那邊說甚麼呢?快些過來,你們說本年這春季也真是,早上還那麼冷,到了中午卻同隆冬普通。恰好這裡啊,有幾棵大鬆樹,我們每人選一棵坐下,我看也還夠用。如何,你們如果再不過來,就冇處所乘涼了啊?”倒是劉鳳誥在二人身後喚他們疇昔,自那次酒宴阮元替劉鳳誥出了酒錢以後,他看著阮元為人馴良,毫無自大之心,加上本身也升了四品,先前戀慕之心也早就收了,反而和阮元多有交換。這時來喚二人,也不感覺生分。

永琰道:“阮詹事無需如此自謙,我傳聞過阮詹事經曆,你自進士落第,至今也隻滿三年,便已是三品頂戴,如此升遷之速,近百年裡,都是罕見。若阮詹事是資質癡頑之人,隻恐天下讀書人,個個都要無地自容了吧?不過我記得阮詹事是乾隆五十一年的江南舉人,那一科典試之人,但是朱石君朱中丞?”朱珪這時擔負安徽巡撫,按清朝常例,巡撫加都察院右副都禦史銜,此職在明朝之前即為禦史中丞,故而清人也將巡撫稱為中丞。

實在那彥成還少說了一小我,乾隆此時雖在熱河,都城皇子行跡,卻都一清二楚,此番出行,也是乾隆默許,永瑆和永琰才氣出宮。至於出宮後如何行事,乾隆自也有親信在旁刺探,想曉得阮元和兩位親王說了甚麼,對乾隆而言原是易如反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