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隻顧小我恩仇,讓曹操墮入絕境,此次頭頂有了公理大旗,曹操不管做甚麼,都能夠一呼百應,這也是曹操敢親身麵見豫州孔伷化解兩家仇怨的信心。
見世人全都默不出聲,董羿再次開口道“董羿此舉,另有一層深意,劉荊州入主荊州不久,荊襄九郡,匪寇雲集,宗賊四起,讓劉荊州非常憂愁,這還不算甚麼,後將軍袁紹,占有魯陽,窺覷南陽,烏城侯孫堅意在長沙,這兩人一個是四世三公嫡派,一個是豪強猛虎,羿所料不錯,此二人應當讓劉荊州非常頭痛吧,可眼下就是天賜良機,既然他們兩家敢謀亂反叛,我西涼雄師天然不會部下包涵,到時候,此消彼長,趁兩人氣力耗損之時,劉荊州便可一舉安定荊襄九郡。何況兗州、豫州、東郡、陳留都與荊州是近鄰,在坐諸位,應當都不但願這些諸侯權勢做大吧,荊襄水土敷裕,一旦各路諸侯權勢崛起,如此肥肉,不免不遭彆人窺覷。”
接下來的事情非常順利,劉表親身召見董羿,先是對譙縣派兵一事向董羿道歉,又承諾頓時交出甘寧,任董羿措置,歸正甘寧在劉表眼裡早被當作了替罪羊,隻但願能化解董羿心中的肝火,讓董卓不對劉表產生狐疑。
袁術孫堅被董羿一語說中,這兩人都是劉表的親信大患,一個窺覷南陽,一個想謀取長沙,若他們被董卓打敗,劉表便可趁機安定荊襄。
陳留本地望族衛茲更是散儘家財援助曹操,曹操的義舉,刹時讓曹操站在了道義的製高點,之前的斑斑汙點,立即被萬丈的光輝形象所袒護,一時候,曹操四海立名,名聲大噪。一封矯詔,讓曹操化被動為主動,成了敢為天下先的鋤賊急前鋒,聲望大震,一時無兩!
…………………………
“少將軍,年僅弱冠,卻洞若觀火,才情敏捷,深謀遠慮,當真可貴。”就連始終未曾開口的司馬徽也可貴的點頭獎飾了一句。
孔伷馬上呼應詔令,當即集結人馬籌辦出兵,相對於孔伷的痛快竄改,徐州陶謙,則決然未能點頭,隻因,他的身邊,有劉備親身遊說。
一時候,曹孟德匡扶漢室,發憤肅除民賊的公理行動非論是各地諸侯,世家望族,還是百姓百姓,紛繁呼應,曹操代天討逆,單憑這個金子招牌,曹操之前的惡名,刹時被沖淡的煙消雲散,董卓禍國殃民,殘暴無道,天下人無不恨之入骨,曹操勇於第一個站出來號令四方討伐奸賊,頓時博得四方一片讚譽,一時候,陳留各地趕來當兵的百姓絡繹不斷,此中不乏樂進樂文謙如許的悍勇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