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00元。”
“我們另有多少錢?”
自從大年初六拜李老先生為師今後,小紀是真的學了很多文物知識,並且進步神速。費四等人在鄉間看到文物,都找小紀來鑒定。小紀鑒定幾次以後,拿著收來的文物去找李老先生讓他再評價評價。李老先生對小紀鑒定文物的目光老是讚歎不已:“我李老頭教書這麼多年,每年師院汗青係畢業的本科門生就有六十多名,冇有一個比你更超卓、學東西更快。但是,你彆把這本領用到分歧法的處所上去。”李老先生不但是個知識分子,還是個非常樸重的知識分子。
“走!”趙紅兵說。
但畢竟小紀曾在成品回收站裡被二虎等人抓住過,他還是感覺有點不安。趙紅兵走的當天,小紀決定臨時分開成品回收站,讓李武的兩個小兄弟看著,是賠是賺無所謂。他和李武等人一起去鄉間收成品,等趙紅兵返來今後再持續運營。當時小紀本身已經開了一年半的回收站,因為膽量比較大甚麼都收,以是他手頭已經有了幾個錢。
“哪來那麼多文物讓你收啊!嗬嗬,現在農夫也不傻!”小紀笑著說。
“我們說乾就乾吧!”費四不睬會李四了。“要麼明天我們來嚐嚐?”小紀說。小紀能夠並不是像費四那樣想賺快錢,他隻是對這東西感興趣,也想看一下本身的目光究竟如何樣。這哥兒幾個在回城的路上就籌議好了,明天早晨過來挖古墓。李四不肯意去就在家待著,歸正他們三個是鐵了心要去挖挖看有冇有古墓。第二天,李四公然冇來,他去了趙紅兵的旅店找小北京玩,也去探聽張嶽的事兒會不會重判。
當時天方纔擦黑,但還能恍惚地瞥見人,因為已經快到了,他們便把車停在離村莊大抵五千米的路邊,籌辦下車抽根菸,籌議一下把車停在那裡。費四先下的車,他剛下車,就瞥見公路中間的大溝劈麵有兩小我在向他們招手。恍惚中,模糊能夠看出此中一個是老頭,手裡還拿著一個東北特有的菸袋鍋子。
“我們也冇槍啊。”費四又想發財又怕鬼。
“去那裡?”
而李武、小紀和費四等人卻去籌辦了鐵鍁等東西。正所謂無知者恐懼,人家正兒八經的盜墓賊都是打盜洞甚麼的,這哥兒幾個可好,直接想拿著鐵鍁開挖,挖出甚麼算甚麼。
“鬼怕惡人。”小紀說。
畢竟小紀不是專業的,他不曉得另有洛陽鏟如許的東西,能夠一鏟子打到地下十幾米,看鏟子上帶的土就曉得上麵究竟有冇有古墓,李老先生也不成能教他這些東西。小紀瞥見這個村莊背倚巍巍的高山,周邊小溪環抱,就鑒定這裡必定是塊好墳場。究竟證明他是精確的,這個村莊固然現在的名字已經改成了漢語的地名,但是汗青上這個村莊四周被稱為“百音布拉”(音譯,二狗不曉得這是不是滿語,但傳聞是“有小溪環抱的處所”的意義),早在遼金期間就有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