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柳永
渺邈:悠遠。淹留:久留。顒(yóng)望:昂首瞭望。誤幾次、天涯識歸舟:多少次錯把遠處駛來的船當作心上人回家的船。語出謝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天涯識歸舟,雲中辯江樹。”爭:怎。恁(nèn):如此。凝愁:憂愁固結不解。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裡渺邈,歸思難收。歎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才子妝樓顒望,誤幾次、天涯識歸舟。爭知我,倚雕欄處,正恁凝愁!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蕭瑟,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心登高遙看遠方,瞭望迷茫悠遠的故裡,渴求回家的心機難以收攏。感喟這些年來的行跡,為甚麼苦苦地耐久逗留在他鄉?想起美人,正在富麗的樓上昂首凝睇,多少次錯把遠處駛來的船當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會曉得我,倚著雕欄,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麵對著瀟瀟暮雨從天空灑落在江麵上,顛末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涼明朗。苦楚的霜風一陣緊似一陣,關山江河一片冷僻冷落,夕照的餘光暉映在高樓上。到處紅花殘落翠葉枯落,統統誇姣的風景垂垂地衰殘。隻要那滾滾的長江水,不聲不響地向東流淌。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瀟瀟:風雨之聲。一番洗清秋:一番風雨,洗出一個淒清的春季。霜風淒緊:秋風苦楚緊急。霜風,秋風。淒緊,一作“慘痛”。是處紅衰翠減:到處花草殘落。是處,到處。紅,翠,指代花草樹木。語出李商隱《贈荷花》詩:“翠減紅衰愁殺人。”苒(rǎn)苒:垂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