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那領頭衙役卻一臉的不容籌議:“君大人,您彆嫌小人說話刺耳,彆說尊夫人隻是四品恭人,王子犯法尚且與百姓同罪,現在不過隻是讓她鞠問循例問一下話罷了,甚麼大不了之事?尊夫人的姐姐,寧平侯夫人那還是一品誥命呢,我們大人不也一樣使了人馬上去拿人?”連“請”字都懶得說了,直接說“拿”。
“是,老爺。”丫環聽得出君伯恭正不歡暢,忙謹慎翼翼的回聲而去,不想半晌以後又折了返來,急聲道:“老爺,吳管家說是真有急事求見。內裡來了好多差役,說是今兒個一早有十二戶人家聯名去順天府伐鼓鳴冤,狀告老爺與夫人並寧平侯府的姨夫人打通凶手於端五之夜放火行凶,形成五人滅亡,十數人受傷,現在便是那些死傷者的家眷結合起來去順天府遞了狀子,還說有證人程三兒,恰是當晚行凶之人……吳管家說那些差役凶得很,立等著老爺和夫人去順天府,還說他們指不定甚麼時候便會硬闖內院了,還求老爺儘快想對策。”
這日早朝過後,君伯恭先去禮部衙門轉了一圈兒,見大家看起來都一副忙得不得了的模樣,就本身無事可做,——當然,他身為禮部僅次於一部之長尚書大人的侍郎大人,本來也不必事事躬親,但他就是本能的討厭那種被架空的感受,乾脆破罐子破摔,直接打道回府了,在路上還不屑的想著姓嚴的也就隻會這些不入流的招數了,且再容他對勁一陣,等他找到門路分開禮部,去了彆的處所後,再漸漸的與姓嚴的算總賬,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姓嚴的真當他能一向對勁下去?
說著一指君伯恭和楊氏,“就是在坐的君大人與其夫人,並小人的舊主家寧平侯夫人教唆的小人。那是本年四月的事,當時小人一家才被從府中百口放了出去,生存很有些艱钜,內心不免有些痛恨做主將我們一家趕出去的大奶奶,恰在這時,夫人的陪房悄悄兒找到了我爹,問我爹想不想報仇,還說事成以後,另有重賞,管保小人一家後半輩子衣食無憂。我爹是個膽兒小的,內心雖痛恨大奶奶,卻也不敢做那犯警之事,便一口回絕了夫人的陪房。小人卻想著,既能報仇,又能保一家子後半輩子衣食無憂,如許共贏的事傻子纔不做呢,因而揹著我爹和家人,悄悄兒找到了夫人的陪房,說小人情願為夫人辦事。”
——不得不說,君伯恭與楊氏不愧為是伉儷,在趨吉避凶,無私涼薄一點上,二人還真是絕配,公然應了那句俗話“破鍋配破蓋”,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