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運也不客氣,直接坐到電腦前翻開網頁,諳練地輸入中國黃頁的網址。
小孩子記性不好,完整對康劍飛冇印象。他喊了聲“寄父”,便把目光投向矮個子的馬運,因為統統人中就屬馬運長相最獨特,跟個外星人似得。
1880年,天下上發行了第一本含有告白的電話號碼薄,因為采取黃色紙張編印成冊,是以被稱為“黃頁”。今後“黃頁”就成為一種專業術語,人們能夠通過它體味各種資訊。
馬運說:“我能夠在電腦上,親身給您揭示一下。”
就彷彿是翻開了一道新天下的大門,打仗互聯網兩個月後,馬運的網站就開張了。他和老婆另有一個朋友,從親朋老友那邊東拚西湊弄來兩萬塊錢,註冊了一家海博收集公司,給網站起名叫中國黃頁。
互聯網上露個臉就算政績?
康劍飛瞅了一眼,發明胡俊才的電腦也在用ie瀏覽器,想來是裝機時自帶的。這就是微軟的短長之處啊,不管是ec還是網景瀏覽器,都冇法和ie瀏覽器搶市場。
馬運平時拉停業端賴忽悠,張口杜口就是資訊高速公路。這個詞彙現在在報紙上叫得響,必然就是高科技,再加上幾個專業術語,他很輕易把人給繞暈。
巴拉巴拉說了一堆,胡俊才還在當真瀏覽黃頁,康劍飛卻俄然開口了:“馬老闆,你這個網站的流量有多大?”
康劍飛帶人登門的時候,胡俊才正在家裡帶孩子。他的兒子叫胡釗,快一歲半,長得虎頭虎腦。
中國黃頁翻開今後,康劍飛隻掃了幾眼便毫無興趣。因為這個網站太粗糙了,並且定位也很恍惚,既有各種企業和產品的資訊,也有當部分分的相乾先容,完整就是個大雜燴。
“快叫寄父!”胡俊才抱著兒子過來。
他的語氣很隨便,但聽在馬運和郭慶懷的耳中,卻彷彿是一道驚雷。
那但是引領科技潮流、初創互聯網貿易期間的頂尖公司,固然有傳說eitc的老闆是華人,可馬運下認識的以為應當是美籍華人。
馬運是前年底才傳聞有互聯網這個玩意兒的,當時間隔中國全麵接入互聯網已經大半年了。客歲初,馬運去了美國一趟,對電腦一竅不通的他,初次真正意義上打仗互聯網。
“前年,比馬老闆的網站要早一些,”康劍飛笑著對馬運說,“我對你的中國黃頁有點興趣,有冇有想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