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瑤點頭,三人隨即上路。姑姑的家位於長安的繁華地段,牆壁班駁卻不失高雅,一扇古樸的門半掩,內裡傳來陣陣奇特的聲響,似是低語交換,又或是訴說著無儘的哀怨。
“她與一名名叫李蜜斯的人乾係密切,此人奧秘莫測,老是帶著一些獨特的物事,傳說能通靈知秋。”裴瑤的話語中透著無法,她彷彿對姑姑的做法感到不解與無知,很多事情在她心中都如霧般昏黃。
狄仁傑微微一笑,眼中閃動著聰明的光芒:“這世上冇有鬼神之說,但民氣倒是最難揣摩的。我們必須調查清楚。”
“李蜜斯,既然您就是阿誰整件事情的主謀,我們也該聘請您來段‘戲劇’。”狄仁傑揚聲,“我會將您和裴瑤的乾係完整揭開,若不公開此事,您可想過結果嗎?”
狄仁傑察看著老婦人的神采,漸漸走向桌邊,一根帶有圖騰的法杖被他挑起。法杖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灰塵,明顯這並非常用之物。“這是甚麼?”他道。
“能夠奉告我產生了甚麼嗎?”李元芳盯著她,在那雙清澈的杏眼當中,儘是體貼與悲憐。“我們會幫忙你。”
“正如前人所言,物非物,心即心。倘世道民氣,可比天不陰。”狄仁傑回眸淺笑,步出庭外,身影跟著陽光投射,變得格外高大。但願通過他們的儘力,能讓更多人明白,揹負委曲的本相與難言的痛苦,將永久不再藏匿於陰暗之處。
裴瑤的神采微微一變,回想起被辱的經曆,她的聲音顫抖,“我的姑姑剋日與外人來往頻繁,傳言我作怪,害人之心使我倍感驚駭。”她歪頭,目光恍忽,似是在思考。
聽聞此事的狄仁傑頗具懸疑感,他與李元芳敏捷趕至事發明場,目睹世人環繞著昏倒的女子,大聲喧華。狄仁傑的臉上透暴露一絲淡淡的憂愁,彷彿早有預感。但是,李元芳卻表示得愈發嚴峻,他的手微微顫抖,試圖擠出人群靠近裴瑤。
李元芳點頭,咬牙切齒:“願今後代人莫如裴瑤般,再道極緩,惹得無謂。”
那男人竟然哈哈大笑:“見過又如何,她跟統統的妖邪一模一樣,揹負側重重委曲,難以逃脫。”眸光中閃現出一絲陰沉。
在大唐亂世的長安城,萬裡無雲,白日如洗,陰霾卻覆蓋在了一個年青女子的身上。她名叫裴瑤,年方二十,冰肌玉骨,膚如凝脂,眉如遠山,杏眼微垂,既顯得端莊風雅,又透出一絲荏弱之感。但是,固然大要如此斑斕,她的內心卻埋冇著龐大的痛苦。她的父母早逝,獨一的依托是一名年長的姑姑,而姑姑的脾氣卻陰沉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