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此處,他不由悄悄歎了口氣,心中儘是對戰役的巴望和期盼。因為他深知,若兩國之間的烽火持續伸展,終究刻苦受難的還是那些無辜的百姓。他實在不忍心看到更多的家庭支離破裂,百姓流浪失所。
看到狄仁傑那副果斷不移、毫無轉圜餘地的態度後,張雲隆隻得滿心不甘地緩緩點了點頭。即便如此,他那張夙來剛毅剛烈的麵龐之上,還是冇法完整粉飾住內心深處澎湃彭湃的不甘表情感。
站在一旁的張雲隆,身為一名武將,他所思慮的常常隻是如安在疆場上殺敵建功,建立赫赫軍功。但是,狄仁傑就分歧了,作為大周的宰輔,他所要考慮的遠遠不止這些麵前的戰事,更多的則是大周將來數十年乃至更長時候的團體好處。
跟著目光在軍報上遊走,他那本來緊繃的麵龐垂垂伸展開來,嘴角不自發地上揚,閃現出一抹淡淡的笑意:“睿隆、力暉、楷固公然不負所望,已然勝利地將契丹軍隊逼退至他們的王城!此乃大功一將呐!”
但是,狄仁傑倒是語重心長地安慰道:“郡主啊,此次回京之路冗長且艱苦,一起之上免不了舟車勞累之苦。依老夫之見,還是儘早解纜解纜為好,以免途中遭受不需求的費事。”
狄仁傑目光如炬,緊緊盯著趙清風那纖細的神情竄改,心中已然有了判定。
安樂郡主彷彿仍心有不甘,剛想再回嘴幾句,可話未出口便被狄仁傑判定地打斷了:“郡主莫要再多言了。陛下和太子一向對郡主的安危牽腸掛肚,憂心不已。郡主唯有早日安然回宮,方能讓陛下和太子放下心中那塊沉甸甸的大石頭,得以放心啊。”
固然心中充滿了失落與遺憾,但身為甲士的素養以及對狄仁傑的恭敬,使得張雲隆終究還是恭恭敬敬地抱拳見禮道:“末將謹遵大帥之令!”
隻見他遊移半晌後,才謹慎翼翼地說道:“但是,大帥……”話未說完,便停了下來,眼神中流是躊躇和不安。
隻見他嘴唇微張,下認識地脫口而出道:“如何會如許急呢?大帥您何必如此倉猝拜彆啊?多留幾日不好麼?也好能親身催促這些事件的推動狀況,確保萬無一失啊!”
聽到這話,張雲隆不由瞪大了眼睛,臉上儘是驚詫與難以置信的神采。很明顯,對於麵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他感到非常的驚奇與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