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字,趕快起著笑道:“本來是甲等莊客,失敬失敬!先前老敝東在時,與寶號也有來往。後因京中買賣暢旺,單此一處,轉運不來,是以每年放莊到湖州收賣。本年尊駕何故不去?”
老放莊客的人,由此顛末,皆曉得這裡的端方。俗言道:‘隔行如隔山。’此中細情,是以未能曉得。客人想必初來此地,還不知貴姓大名。”狄公見他動問,乃道:“鄙人姓梁名狄公,皆因時運不佳,向來在京皆做這本行的買賣,從未到外路去過。
本年我們行內,老莊客故了,承店主的意義,叫我們前來,哪知在路就得了病症。現在你們這裡行情既廉,少停請你帶我們前去一道,探聽探聽是哪路的賣客。如果此地可收,咱也不去彆處了。”掌櫃見他是個大本錢的客人,可貴他肯在此地,不但圖下次主顧,即以現在而論,多住一日,即賺他很多房金,心下豈不肯意?趕緊滿口答允,號召堂倌,辦點心,送酒飯,照顧得非常殷勤。
張掌櫃也就起家向狄公說道:“此時天氣已晚,過路客人正欲下店,小人不能作陪了。”複又對陸長波說了兩句客氣話,一人先行。狄公見小官走後,心下甚是遲疑,深恐此人前來,不是凶手,那就白用了這心計,又恐此人本領高強,拿他不住,格外難堪。隻得向馬榮遞話道:“凡事不能鹵莽,若我因有了擔擱,不肯在這寨內逗留,豈不失了機遇?所幸有趙客人在此賣貨,真是天從人願。臨見麵時,讓我同他開盤,你們不必多言。要緊急緊!”馬榮知他企圖,當時承諾服從,坐在院落內,專候小官返來。未幾時,公然前日半路上阿誰大漢一同進門。
不知此人如何,且看下回分化。
世人淨麵已畢,掌櫃出去問道:“這位客人貴姓?由北京而來,到那邊去做買賣?小店信實互市,來往客人,皆蒙照顧,前麵廚下點心酒飯,各色齊備。客人號召便了。”狄公道:“我們是都城緞行的莊客,前月由京解纜,籌辦由此顛末,一起趕到湖州收些蠶繭,不料在路抱病,誤了日期,乃至本日才至貴處。這裡是南北通衢的,不知本年的絲價,較平常如何?”掌櫃道:“敝地離湖州尚遠,彼處的行情,也聽得人說。春間氣候晴和,蠶市大旺,每百兩不過三十四五兩的關敘。前日有幾個販絲的客人,投在南街上薛廣大師行內,請他代賣,聞開盤不過要三十八九兩碼子。比較起來,由此地到湖州不下有月餘的路程,途費算在內裡,比在本地拉攏倒還廉很多。”狄公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