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程月棠忽道,“你既曉得本身為了一時後代情長犯下過大錯,那你莫非都冇想一想如何去挽救嗎?”
的確,常青山如果回東涼複國成為宋明的傀儡天子,這千古罵名他是背定了。但是如果因為如此而能使東涼的老百姓免遭烏蘇踐踏,那他即便揹負著這些罵名又會如何樣呢?東涼的環境還能比現在更差嗎?
但是現在,峯迴路轉當前事再度循環至麵前的時候,程月棠卻以此來“熱誠”於他,這實在讓他難以接受。
四人落座今後,程月棠直言問到常青山,“天子陛下的發起你想過冇有?”
程月棠厲聲道,“為了讓東涼百姓過上好日子,你便是扛著這千古罵名又如何?莫非不值得嗎?莫非比起為了和唐英在一起而放棄東涼的決定,這個罵名就這麼難以接受嗎?你到底是誰了本身在考慮這件事還是為了東涼百姓在考慮這件事?!”
常青山曉得程月棠的意義,程月棠這般激他,為的不過是讓他承諾歸去複國。但是常青山不曉得的是,老天子當初給楊季修的號令可冇有說讓程月棠對常青山如此客氣。
說著,楊季修手上用勁,將常青山又按回到了坐位上。
常青山如何不明白這個事理,隻是他始終冇法超出本身這一關。
“我身為東涼太子,放棄東涼任由烏蘇搏鬥已然是罪大惡極,倘若我再為了本身一己私利而將東涼萬千百姓置身水火當中,那我常青山另有何臉麵立品於六合之間?”
楊季修看著常青山,臉上儘是冷意。
常青山的話音剛落,程月棠的聲音便立時傳來,兩人都相互瞪著對方。常青山眼中儘是氣憤和憤怒,但是程月棠眼中卻儘是“嘲笑和調侃”。
常青山“噌”的一下便站了起來,回身便要走。
常青山和唐英聞言都不知所措,本來程月棠和楊季修是當真為兩人在考慮,以是纔出此下策。
如果遵循老天子的口諭,常青山隻要有一絲畏縮之意,那楊季修便能將其滅口,而後找個替人來代替他,以此來規複東涼原狀,讓東涼完整成為宋明的從屬國。
唐英一向冇有說話,因為此時她感覺她插不上嘴,如許勾心鬥角的事並分歧適他。
“國破家亡不得不流落他鄉,還要靠我如許一個女子來庇護與你,你感覺你此時另有臉麵立品六合間?”
程月棠拂手打斷唐英,而後持續冷言問到。
“月棠姐!”
他冇有歸去複國,東涼百姓心中所恨的隻是烏蘇。但是他一旦歸去複國卻並冇有為東涼百姓帶來安居樂業,那東涼百姓心中的恨意便會轉移到他身上。這此中的纖細之差,固然對於旁人來講並冇甚麼辨彆,但是對於常青山來講,那但是天壤之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