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固然不算完整毀了,倒是再無緣皇位。而寧王……這私倉屯糧和私造兵器究竟是真是假,他真的要偏信影衛嗎?如果……萬一影衛忽視了一些細節呢?
他的兒子,他還是曉得的。秦王的心性磊落,天然不會有那些烏七八糟的動機。
這話,天然是防著有些人串供了。
此話一出,秦王神采一僵,半響才道:“現在,兒臣並不感覺委曲了。”也就是說,當初還是感覺委曲的。隻是現在,人生長了,總歸是看明白了很多。
轉眼就這麼多年疇昔了,這些年來秦王的自我嫌棄幾近要把本身給壓垮。眾口鑠金,即使一開端他有所疑慮,厥後也開端模糊信賴是他一時仇恨,酒醉以後踢翻了燭台,又因為天乾物燥,這才燒死了大哥的……
他是如何出了大哥宮中,又如何會醉倒在不遠的花叢當中的,秦王全然不記得了。
齊王目睹半年都的苦心佈局即將毀於一旦,如何能夠放棄?!
並且,父皇……皇上過後明顯查出了本相的!或者說,他明顯查出了一半的本相,曉得並非是他放火害死了大哥!但是,他甚麼都冇有說,過後冇有再懲罰他,就是皇上對他最大的寬恕了。
皇上身邊最為信重的影衛又能夠如何,這較著就是老六佈下的一個局了,如果再跟劈麵齊王一樣咬牙對峙下去,隻怕等“本相明白”,寧王洗刷委曲的時候,也就是他闊彆朝局中間的時候了。
晉王領命,看了一眼在場的兄長們,就也退了出去。
更何況,這還是個見勢不妙就轉了風向的滑頭!齊王想方設法歪曲老六固然可愛,但是魏王先是落井下石,後又見勢不妙給寧王討情,看似說的非常公允,但是這些朝臣的心機都瞞不過他,又何況是魏王那點謹慎思呢?!
當年大皇子之死,至今都是朝中諱莫如深的話題。當年那一場大火究竟是如何回事,冇有人清楚。秦王揹負了多年的罵名,在有些人眼中他就是罪不成恕的首惡。乃至於,被大皇子的母係一族各種刁難,日子過得艱钜不已。
“父皇!”他上前一步,再次勸止,“此事寧王乃是嫌犯,即使對於影衛和戶部、刑部調查有所疑慮,也當關押嫌犯,另行調查纔是……”
值!
“關在大理寺,伶仃關押,一應事物都交由你來措置。”
他被看破了嗎?
宮殿當中冰山早已經化成了水,鄭海這才得空緩過勁兒來讓人出去換了冰山,正籌辦換茶水時就聽到皇上說:“還是這茶,再來一壺新的,朕記得老二夙來喜好六安瓜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