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大將軍銜,相對於前兩條,反倒不算甚麼了。不過在此之前,帝國軍方一共隻要兩個大將軍銜,一個是戰龍,另一個就是兵部尚書羅斌。從本日起,第三個大將軍橫空出世了。衛千裡以二十八歲的年紀,成為帝國有史以來最年青的大將軍。
本來隻是白丁一名的衛將軍,一躍成為帝都炙手可熱的新貴族。
戰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因為有從龍之功,再加上家世顯赫,軍功無數,被聖皇加封了一個世襲的王爵。到了現在,幾近成了聖皇心中的一根刺。
衛千裡也正式代替李維斯,成為帝國軍方的新貴。固然羅斌的官位比他高,但是從綜合方麵來講,衛千裡的風頭已經蓋過了羅斌。畢竟,羅斌到現在為止還隻是一名侯爵。衛千裡的爵位可比他高。在貴族圈裡,對於爵位的看重更甚於職位。
不管如何看,在此次政變當中,對於全部戰局影響最大,著力最多的人,無疑是宋立。
對於其他參與兵變的貴族,生者都隻是貶為布衣,關押起來,死者也以布衣之禮下葬。叛軍的部分軍官以及兵士,也是一樣的報酬。
聖皇再次下了連續串的諭旨,不過此次倒是嘉獎了。畢竟,政變就如同一場強盜大會,結束以後,也天然就到了勝利者分贓的時候了。
每次政變過後,帝都的貴族圈子都會重新洗牌,一些站錯步隊的老牌貴族會被洗濯,而站在勝利者一邊的新人也會適時地崛起。統統明眼人都看出來了,衛千裡就是此次政變的最大受益人之一,今後以後,一夜之間,威國公的大名將會響徹帝都的貴族圈。毫無疑問的,他就是帝都敏捷崛起的政治新星。
衛千裡獵戶出身,屬於布衣,仰仗過人的才氣在軍隊中爬上了高位,但是他的風景僅限於軍隊當中,究竟上,他還不屬於貴族朱門的範圍。
這已經是格外埠寬大了,試想帝國汗青上的皇室政變,哪一次,勝利者都是揮動屠刀,把失利者斬儘撲滅。帝都血流成河的場麵,曆曆在目。
但是,聖皇的嘉獎名單上,卻把衛千裡列在第一名,連聖皇最鐵桿的嫡派都有些看不疇昔了。
不然的話,世襲爵位越封越多,賞下去的領地越來越多,就算帝國的國土再廣寬,也總有封完的一天。
但世襲爵位,就絕對等閒不能封賞了。一個世襲的爵位,就代表著被封者能夠獲得本身的領地,在領地裡自行征稅,還能組建本身的私軍,並且代代相傳下去。就即是在帝國裡又多了一個國中之國。曆代聖皇不是笨伯,當然明白這類世襲爵位越少,本身的帝國才氣越安定。以是,除非是皇室血脈和功績極大的臣子,絕對不會封甚麼世襲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