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在航空母艦火線的二十六架進犯機則是代表著中國航空頂尖程度的“九年式進犯機”,其最大載彈量不過隻要400公斤,但是,在很多飛機行員看來,這已經是一個古蹟了――400公斤重的炸彈,足以重創戰列艦,也是第一次,讓他們看到了的擊沉戰列艦的能夠。
航空母艦上空的編隊越來越大,呼應地,母艦船麵上的飛機也越來越少。當“金翅”號船麵上的最後一架飛機從跑道上躍起,位於船麵前端右舷的那位騰飛批示員終究站起了身,向航空艦橋打出旗語。
飛翔員豎起大拇指,表示傳達到騰飛標準。
機遇偶合下,這個高不成低不就的人,成為了航空第一戰隊司令――實際上所謂的第一戰隊,也就是一艘“金翅”號航母和四艘護航擯除艦以及一艘油水補給艦,僅此罷了,實在力能夠說極其虧弱,但是這並無毛病其野心勃勃的想要把這支第一戰隊打形成為,全天下第一支海上的空中進犯力量。
“有丁聯隊長帶隊,不會有事的。”
騰飛批示員也豎起大拇指表示“體味”,便揮動起手中的信號旗,向艦島上部的航空艦橋打出了“要求騰飛”的旗語。
沈鴻烈眺望著那架殿後的進犯機吃力地爬升追逐編隊,舉起望遠鏡察看著空中的隊形,在內心冷靜的唸叨。
緊隨先導機以後,第二架,第三架,第四架……一架又一架飛機接連從船麵上滑躍而起,一樣以在母艦上空迴旋的體例,與先騰飛的各機結成編隊。未完成的編隊持續一圈又一圈地盤旋,等候後續機插手。
而作為艦長的沈鴻烈神采則顯得的非常安靜,他隻是緩聲說。
弘武九年5月13日,夏維夷以東600海裡的洋麪上,此時,一場範圍不大的練習正在停止著,與往年的水兵練習的艦炮轟鳴分歧的是,此時,在這片洋麪上卻聽不到12英寸或者14英寸艦炮的轟鳴,乃至都看不到主力艦那標緻的艦影。
但是在大海上,戰役機的意義並不大,畢竟,除了中國,幾近冇有任何國度具有航空母艦,即便是英國,其也隻是將航母視為“中國天子心血來潮”的玩具,畢竟,此時各國的航白技術過分掉隊了,畢竟此時各國的飛機載彈量僅隻要100公斤擺佈。
沈鴻烈點點頭,然後判定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