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
“就像芬蘭人一樣,對於陛下,他們是陌生的,但是當您表示對他們的尊敬的時候,他們對陛下戴德戴德的,當全部俄羅斯都在悍賊的把持下叛變您的時候,這些曾經被人指責為非俄羅斯的芬蘭人,卻成為了帝國最後的樊籬,陛下,現在,我們與彼得堡的兵變分子之間停止的戰役,並非僅僅隻是軍事上的,一樣也是政治上,當然,德國、奧天時的乾與,或答應以規複俄羅斯的次序,但是在次序規複以後,穩定又能保持多長時候呢?”
“德國人回絕了我們的提出的前提,他們乃至回絕了我們將菲律賓讓渡給他們……”
“陛下,實在,即便是在君主立憲製之下,民意也能夠把持的!”
而對於居住在宮殿中的米哈伊爾二世來講,那十天無疑是痛苦的,因為每一個他最擔憂的題目都是如果芬蘭人回絕了他如何辦?
“不,他們拿出來的計劃,倒是令人震驚的,他們不但僅讓我們償還之前占有他們的地盤以及割讓日本、菲律賓,他們還要西伯利亞以及草原總督區、突厥斯坦總督區……”
“但是,現在我們必必要看到的是,俄羅斯正處於前未有的傷害當中,超越五十萬兵變軍正在集結,正在向芬蘭打擊,而芬蘭卻隻能夠動員一支十萬人的軍隊,即便是包含我們在這裡的駐軍,也隻要不到十三萬人,維特,你奉告我,現在我們應當如何辦?”
作為帝國最具權勢的大臣,維特固然附和君主製,但並不料味著他反對峙憲製,作為一個合用主義者,他非常清楚,現在陛下需求用甚麼去拉攏民氣,僅僅依托德國以及奧天時的軍靴是冇法規複俄羅斯的次序的。
“是的,陛下,德國人的確從中停止了調停,但是,中國人開出的前提……”
誰都能夠看出來俄羅斯向德國讓渡菲律賓,意味著甚麼,不但僅隻是意味著殖民地的割讓,而是把德國推到英國以及中國的對峙麵上,這無疑將無益於俄羅斯――德國的虎口奪食,勢必將導致中國對德國的仇視,而德國權勢對東南亞的參與,又必將導致德國與英國,乃至與法國衝突的加深,這但是一石三鳥之計。
接二連三的疑問,讓米哈伊爾有些反應不過來了,同中國寢兵,進而令中國開釋戰俘,再見同西伯利亞軍團彈壓海內的叛逆,本就是他們的打算之一,乃至這也是反對德國在俄羅斯獲得好處的關頭,或許俄羅斯並不是匈牙利,德國不成能仰仗彈壓俄羅斯暴動,而兼併俄羅斯,但起碼能夠反對德國獲得更多的好處,當然,他並不介懷在言語上滿足他那位表哥的虛榮心,但也就僅限於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