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朝鮮最首要的的礦產,朝鮮煤炭的探明儲量為147.4億噸,此中無煙煤儲量117.4億噸,褐煤儲量30億噸,安然南道南部以平壤為中間向東西延長80千米的地區內,無煙煤儲量非常豐富,多數為露天煤礦,埋層簡易開采,但出產易受暴雨等天然氣候影響。”
指間夾著捲菸,唐浩然並冇有去存眷輿圖上的官署分彆,那是統監府處所事件廳的“行政區劃”,處所事件廳,大要上是幫手處所官員措置涉華、涉洋等事件,可實際上,倒是為了插手朝鮮警務以及司法作籌辦,“慢慢收其權”,這是統監朝鮮的即定目標。
恰是通過這類悄無聲氣的領受,使得統監府得已敏捷成為真正的權力機構,但這統統不過隻是方纔開端,隻要作為朝鮮統監的唐浩然本身才曉得,他想要追求的是甚麼。
“……黃海鋼鐵廠鐵礦石來自殷栗鐵礦,殷栗鐵礦位於黃海南道西朝鮮灣,為朝鮮大型鐵礦。礦體產在頁岩、灰岩和花崗岩類岩石中。礦石層次高者達70%,儲量4-5億噸,可不經選礦直接操縱。鐵礦靠近黃海,從鐵礦到位於南浦的黃海鋼鐵廠的航程僅隻要40海裡……”
凝睇著牆吊頸掛的大幅朝鮮輿圖,唐浩然的心中不由收回一陣感慨。
“朝鮮人、朝鮮人……”
在特區當中,再也冇有官府的製肘,冇有封建保守力量的停滯,有的隻是一條流淌著“銀河”的大同江兩岸豐富的礦產資本,為特區帶來的源源不竭的財產,而那些財產又能夠轉貨為一座座當代工廠、兵艦以及軍隊。
唸叨著當年公司從朝鮮入口鐵礦石貨船始發的南浦港時,腦海中與之有關的質料一一閃現出來。
這隻會讓衛兵的胸膛挺的更加堅硬,神情變得更嚴厲,彷彿恰如長官所述――他們一言一行皆代表著上邦威儀,這類倍受尊敬的感受倒是任何一個衛隊官兵於海內所冇法感受的。
“傑啟,當即派人去請吏部的金判書過來一趟!”
“冇準隻需求開采煤礦,就能完成原始堆集!”
思考中,唐浩然雙目死死的盯著輿圖上的平壤。
時候,隻剩下四年不到的時候。
現在跟著日本公使的撤出,懸於朝鮮的交際題目終究告一段落,可更加首要的事情卻擺到了麵前――如何扶植朝鮮?
內心這般嘀咕著,盯視著輿圖上的大同江,遲疑滿誌的唐浩然心間卻又閃現此許迷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