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朝陽_第103章 利益至上(求月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因而那些商販便再施仁義,取走了客歲利錢,再加上本年的新債,這蒙人便欠下了起碼二十隻羊,次年再取其利,再添新債,如此一來,若大的蒙古便儘可晉商之牧場,數十萬蒙人全成晉商之牧奴!”

徐鐵珊的解釋,讓唐浩然不由睜大了眼睛,後代總說甚麼“明苗條城,清修廟”,無不是吹噓著甚麼滿清定蒙的功績。可全未曾提到在這個過程中的“貿易力量”。或許晉商剝削日重。但卻從底子上崩潰了蒙古,讓這個曾強大的遊牧民族,墮入近乎崩潰的邊沿。

“校長!”

唐浩然獵奇的看著徐鐵珊,如果說在其入關前,皇太極靠著晉商借予的幾千萬兩銀子安身遼東,還能夠瞭解,可這厥後都奪了天下又豈需求給晉商撐腰。

“門生於蒙古時,曾打仗蒙古旗公和牧民,以門生存算,現在蒙地百姓每人皆欠晉商不下500兩,兩百五十年剝削,早已令蒙地幾近崩潰。其民對漢人敵意更是與日俱增,”

“當年滿清本來是同蒙古締盟才入主中原的,多位皇後是蒙前人,但是滿清對蒙前人防備倒是比任何時候更峻厲。而很多停業蒙民因有力了償,隻得避入喇嘛廟中,充當喇嘛,因子民大量充當喇嘛,蒙人王公為製止這一局麵,便以晉商惡債為由,令其子民拒還,如此一來晉商既通過晉籍官員於朝中上折,令朝廷為其張目,如康熙等滿人天子,見晉商之舉在短短數十年間,令十數萬蒙民男丁淪為不事出產之喇嘛,天然樂意看到蒙地氣力減弱,其一麵下旨大建喇嘛廟,表示對喇嘛的支撐,一麵持續支撐晉商棍騙蒙人,以奪蒙人之牲口、之牛羊,因而駐蒙大臣便稱“負債還錢,天經地義”,並以一些王公貴族失期為由奪其王位,乃至駐蒙大臣更借康熙剿平噶爾丹之勢,令各蒙旗認下了“父債子還,夫債妻還。滅亡絕後,由旗公還”的債規,自此,蒙地牧民縱是不欠分文,亦欠下沉重惡債,這債越欠越多,乃至到最後,蒙民因不堪重負,隻得吩吩避入寺中,以免其負,蒙地都有幾近崩潰之狀,各旗旗公紛繁上書滿清朝廷,請朝廷出麵……”

“可不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