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麥子用的,有了它就不消把麥穗弄返來曬了,在地裡便能夠把麥子剝出來。”牛大石眉飛色舞的說。
為了脫粒機充足健壯,兩邊的方孔足足打出來靠近二十公分,是以一向比及陳薑氏把晚餐做好,兩個方孔才堪堪完成。
這個看起來奇形怪狀的木頭盒子,到底是如何把麥粒脫下來的?
陳旭讓牛大石先從抬返來的木頭上挑選最筆挺的處所鋸下來一截約莫八十公分長的木樁,然後用柴刀把內裡的樹皮刮潔淨,又用鑿子在上麵每隔差未幾三寸間隔鑿一個兩寸深的小洞,小洞的位置全數交叉開,鑿完洞以後就去砍來幾根老竹削成五寸長的竹釘,比洞口要粗一些,然後一根一根釘進小洞內裡。
最後把籌辦好的一根老竹筒套在把手上,中國汗青上第一台手搖式野生脫粒機宣佈正式完成。
陳旭和牛大石兩人正滿頭大汗的圍著木頭盒子忙的不亦樂乎,內裡另有一個龐大的長滿了竹釘的木頭。
半個小時後,兩人吭哧吭哧抬著一根直徑超越四十厘米長度超越兩米長的木頭返來。
比及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後,陳薑氏才帶著杏兒從河灘上返來,陳薑氏跳著一擔藤筐,杏兒揹著一筐豬草。
“兄長,這是甚麼東西呀?”杏兒詫異不已的圍著這個奇特的盒子轉了一圈問。
厥後陳旭一問才曉得,現在村裡人修屋子要先上山挑選那些剛好合適位置有樹杈的樹木才行,不然房梁架不住。
按照陳旭的設想,這個最簡樸的手搖式脫粒機最大的題目是扭轉時候的穩定性,要包管轉動後不至於常常被麥草卡死,以是主軸轉動時候的動能要求很大,也就是說要很重,轉動以後在主軸本身的扭轉動能驅動下高速轉動,才氣把麥穗的外殼打爛,轉子速率越快,脫粒就會越輕鬆越潔淨。
太奇異了,他都不曉得本身這個大舅哥是從那裡學會的這些匪夷所思的東西。
吃完晚餐,喝茶歇息了一會兒,陳旭又開端製作主軸,用兩根小腿粗細的花梨木,一頭削成正方形,一頭用刀斧修整成為近乎於正圓柱,把方頭謹慎翼翼的釘進主軸兩端的方孔當中。
“哢嚓~”
木活兒實在陳旭向來就冇做過,隻是小時候見過木工做過門窗桌椅,但穿超出來後他竟然發明本身是村裡最好的一個木工。
“哎呀,太好了!娘~娘~,快來看,兄長做了一個脫粒機,我們再也不消挑麥穗返來晾曬了!”杏兒固然似懂非懂,但還是很顯擺的大聲嚷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