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簫抓了一把瓜子,邊磕邊聽著樂,偶爾側頭打量窗外的煙花,就在那菊花瓣款式的煙花在天空墜落之時,那大桌右旁單獨坐著的墨客側過了頭,正跟吹簫對上眼。
老乞兒也不勉強,另有一盞茶的時候便要到歲關了,掌櫃的給上了餃子,熱騰騰的,味兒也好。吹簫吃了幾個,墨客也隻略動了些,殘剩的全進了老乞丐的肚子。
吹簫一笑,渾不在乎的道:“老大哥出世大富之家,卻無母緣,三歲喪母,父雖不慈,卻頗得孃家垂憐,至而立之年,家業敦睦,也算是人生對勁,但好景不長,後中年喪妻,同年失子,暮年賦閒,平生可謂命途多羈。不過,老大哥親緣未斷,你兒子雖走失,卻應還活著。”
老乞兒失魂落魄的走了,那墨客看了吹簫一眼,拱手一禮:“鄙人殷玄黃,先行告彆了。”
吹簫笑起來:“今兒若非托老大哥的福,這好酒恐我也沾不得,既如許,我便送老大哥一句話――明日中午三刻,無妨到大雍城東五裡尋尋。”
老乞兒內裡不由迷惑,遊移道:“此話,是何意?”
吹簫雖有所策畫,然剋日卻不是好機會,今兒但是大年三十。這十仲春儘的,俗雲‘月窮歲儘之日’,士庶家非論大小家,俱是要灑掃門間,去塵穢,淨庭戶,這一年了,也需換換門神,釘上桃符,另有那春牌也得去舊換新,遇夜還要備迎神用的香花供物,用以祈求新歲之安。三十這天家家都得由族長領著祭奠祖宗,一來可告慰祖宗在天之靈,二來也是求個庇佑,凝集宗族旁支心力。每家每戶都忙著除舊迎新,走親探友,便是出門擺市,也不會有人求卦問卜。這事兒說不得要比及上元佳節後。
聽了這話,那墨客眼裡就帶上了笑,竟親身給老乞兒執壺滿上,老乞兒也不推委,抓著筷子便夾了一大塊牛肉,扔進嘴裡嚼,待吞下去以後,方又飲了一杯,此次是慢飲,那墨客看著更歡樂了:“你這老乞兒竟是懂酒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