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來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傳_第63章 包袱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他如果對本地的古玩圈兒熟的話,也早就探聽了。

包無事看我們油鹽不進,他又鬼鬼祟祟的扭頭看了看周邊,持續跟在前麵,特地抬高了語氣說道:“幾位老闆,我在市場遇見你們好幾次了,看你們隻逛不上手,應當是想找點鬼貨吧?”

當一聽到包無事的這句話,二叔正要發作,又立馬把話給嚥了歸去。

我二叔聽得有些不耐煩,板著臉正要發作。

一些見不得光的行業黑幕,也隻在本地的行業小圈子裡傳。

第二天,我們照如平常的去了樊家井。

就全當是氛圍,一陣風從耳邊吹了疇昔。

“八五年的紅塔,實在塔裡還丟了顆舍利子,這事兒都冇幾小我曉得……”

一想到這兒,我們給金小眼兒打了個電話,想問問他在景德鎮的古玩圈兒裡,有冇有熟人。

固然他剛纔說的那些紅塔舍利子聽上去很不靠譜。

莫鄉那座古墓現在是記實在刑事檔案裡的,就算是有估客收了莫家三兄弟的貨,誰敢隨便往外胡說?

可要想進入他們本地的圈子,那就要拜山頭!

但這莫鄉戰國墓的半塊玉璧,可不是瞎扯出來的!

當然這也是有啟事的。

隻要拜山頭,被本地的小圈子承認,才氣算是進了他們的圈兒,這是江湖端方,不但僅隻限於盜墓行業。

這個年青人朝我們走過來,笑著搭了個訕:“幾位老闆,找人找貨?”

這類人我們在長沙的寶南街古玩市場也見的多了,不過就是給古玩店先容點買賣,不是拉縴就是托工,以是還是是冇理睬他。

二叔趁便拿出他那套‘問’的絕活,油滑的嘴皮子拐彎抹角的從古玩店老闆的嘴裡套話。

那必定是他們本地這個行業圈兒,最馳名譽的人了。

根基上每個處所的大型古玩市場都有承擔齋的身影,這類人就像是‘街溜子’,很熟諳本地的圈子,除了摟貨、搬磚頭以外,有的還會拉縴,乃至是當托工。

我二叔冇理睬他。

再看他身上揹著一個藍布包裹,我猜他十有八九是‘承擔齋’。

拜誰的山頭?

這年青人看我們冇理睬他,熱屁股坐了個冷板凳,他倒還挺固執,又小跑著跟了上來,也不管我二叔的神采冷酷,又笑著說道:“幾位老闆,我叫包無事,外號景德鎮包探聽,你們如果想找人,我能夠幫你們找,隻要人在景德鎮,上午報小我名兒,下午就能見到真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