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知張獻忠的藏寶可不是平凡人家的菜窖,發掘起來定是個極大的工程。我和大師兄固然收伏遠近的袍哥船埠,能籌措起挖寶的人力物力。可這事非同小可,我倆並不敢私行做主,籌算當即報知龍虎山,請天師決計。
“十三師叔先是嫌酒過於濃烈,說馳念故鄉的清酒。他一邊喝酒一邊放聲大笑,換了小我似的手舞足蹈,大呼大嚷。他唱著我們聽不懂的曲子,我和大師兄便問他唱的是甚麼,他笑著答覆是日本北海道的《櫻花落》。我和大師兄起疑,門中那個不知,十三師叔是關東人,自幼父母雙亡,十歲就上了龍虎山,他甚麼時候去過日本?我和大師兄趁他醉酒,接連相問。十三師叔迷含混糊間,知無不言。
“陳廷敬密報康熙,這兩張羊皮,或許就是孫可望當年所繪的藏寶圖。康熙深知此事不宜張揚,密旨派人前去蜀地尋寶。但是康熙派人尋了三次,成果和鼇拜一樣,冇有涓滴收成。更在最後一次,藏寶圖竟在康熙委派的禦前二等侍衛曹佐領手中喪失了。(佐領:八旗軌製,亦作“齊固佐領”,即 “包衣漢軍佐領”,滿名“旗鼓牛錄章京”,是八旗包衣基層體例單位的長官之一。每佐領額設一人,武秩從四品。掌管本佐領下戶籍、軍政諸事,並率屬以供外務府或王公各府之使令執事。)
“世上哪有不通風的牆?這事不知如何泄漏了風聲,有人群情康熙所托非人,定是他所委派的侍衛曹某見財起意,私吞了藏寶圖;也有人說是六合會暗中反對,將藏寶圖偷走……眾說紛繁,總之藏寶圖不見了。
徐鳳春持續道:“張獻忠的寶藏,據傳埋在彭山、新津一帶。當時正逢清軍入蜀,吳三桂所率漢奸嘍囉,豪格所率滿清鐵騎,楊展所率明軍,全軍進逼成都。張獻忠腹背受敵,打個幾個大敗仗,他所剩人馬無幾,決定放棄成都,北上陝西抗擊清軍。張獻忠交戰多年,打劫財寶累以億萬,這些金銀輜重不便照顧,他將財寶分為兩半,一半埋入深山,另一半沉至江中,希冀臨時避過風頭,他日挖出藏寶,招兵買馬,東山複興。
“這兩張羊皮因被硝熟而呈淡黃色,都是手帕大小。一張羊皮上混亂地縫滿了黑線,這些黑線縱橫交叉,構成一個蜘蛛形狀的怪圖;另一張羊皮上則隻寫著五個字:石牛對石鼓。
丁敏輕咳一聲,問道:“你說的這些,與穆師弟有乾係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