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倉庫到大宋_第37章 碰壁(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過未幾久,他便轉入直通內城的那條闊達兩百步的禦道天街,這可比城外的官道還要寬上一倍不足了。不過,這禦街也不是整條都能任行人車馬在上頭走的,中間卻有一段近五十步的通道是被兩條溝渠給隔了開來,再加上攔在溝渠邊上的黑木柵欄,便把其分紅了三列,而行人則隻能在兩邊的街上走動,因為裡頭那條通道恰是隻能供天子出行所用的禦道。

“另有這等事?”孫途猛皺了下眉頭,他還真冇這方麵的經曆和籌辦呢。即便他曉得現在宦海上大家都貪,卻也想不到在如此要緊的衙門前竟然就有人敢如此肆無顧忌地索賄。

而趙普的答覆則很簡樸:“無他,語助爾。”即,這是純真的語氣助詞。

對這段汗青不是過分體味的他並不曉得,東都城的淪陷是全部北宋朝廷高低的一係列弊端決策所形成的。乃至能夠這麼說,金軍乃至都冇有花甚麼心機來攻打城池,宋人本身就把這都城拱手讓了出來,標準的開門揖盜。

大宋朝傳到現在,早已從根子上都已爛了。不但各府州縣官員貪墨橫行,就是皇城根下的中樞衙門也有的是高低其手之人,隻如果平常百姓與官府擦上邊,這些貪婪之徒就會要從中收取好處,不然你就彆想把事情給辦成了。

本日孫途身上所帶的這一百多兩稅銀就是鄆城縣之前三年積累欠下的,如果不能及時上交,正堂縣令到時候的考覈——現在稱之為磨勘——可就要出題目了,而把事情辦砸的孫途也必然會吃掛落。以是本日的他也不敢懶惰,特地一大早就趕了疇昔。

孫途看他這一副態度,不由有些不快,但這是人家的地盤,他當然不好發作,隻能有些悻悻地站在了那兒。此時,邊上一名一樣是百姓裝束的男人湊了過來,小聲道:“小郎君也是來此辦事的?”見孫途默許後,他才苦笑道:“你是不曉得此出的端方哪,要想讓他們幾個領你進門光說可冇用,還得有些門敬纔是。”

孫途見狀,就從速上前,衝守在那邊的一名小吏施禮道:“這位官人請了,鄙人是從山東鄆城縣而來交征稅銀的,不知可否通稟一聲?也不知該去哪一房交銀子?”

這位諳練地掂了下銀子的重量,神采這才和緩了些笑道:“既然事情要緊,你就出來吧。第一進院落左手邊第二間簽押房便是左曹陳員外的值房,你找他便是。”

所謂朝廷六部,天然就是禮戶吏兵刑工了,乃是傳自隋唐。而大宋在立國以後,很多政策還是相沿了唐朝的軌製,比如現在被稱作政事堂的朝廷中樞實在就是中書門下,再比如這六部官衙,它們仍然管著各自的一攤事情。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