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工部軍器局[第1頁/共4頁]
“我教會伯父裝配拆卸這槍便能夠了。”說著,趙國華利市把手的教畢懋康拆裝起手槍來不愧是火器專家,很快的畢懋康就學會了拆裝手槍,拆裝的涓滴不差。
畢懋康歎了口氣,說道:“楊將軍,我曉得你的本領,在軍火局這個處所守門,確切是太委曲你了。”
見畢懋康出去了,趙國華就叫上張順出去閒逛,秀兒女人見了也要跟著去,畢夫人拗不過女兒,在趙國華的勸說和包管下,隻得同意秀兒跟著兩人出去逛街了。
彆的寶源局也是火器製造機構,寶源局本來是製造貨幣的處所,但近年來出土的洪武手銃、碗口銃中,常有銃身鑄有“寶源局造”的銘文。
軍火,顧名思義就是軍用的器具,也叫兵器,如鼓鐸、槍械等。《周禮?夏官?大司馬》:“若大師,則掌其戒令,涖大卜,帥執事涖釁主及軍火。”鄭玄注:“軍火,鼓鐸之屬。”《新唐書?百官誌三》:“開元之前,軍火皆出右尚署。”
“唉,垂白叟談笑了,卑職一個窮軍漢,冇錢冇勢,想高升,這輩子就彆想了……”楊百戶苦笑著說道。
畢懋康坐著肩輿來到工部軍火局不遠的處所,翻開轎簾下了轎,向軍火局大門走去。
“新式的手銃?但是畢大人新研討出來的。”楊雄獵奇而欣喜的問道。
“見過畢大人。”帶隊的一個身材魁偉的百戶軍官倉猝走過來,拱手見禮道。
“哈哈哈哈……”畢懋康笑著包起手槍,又就教了裝彈夾的體例,趙國華本來是不想畢懋康連彈夾帶去的,但是又怕惹他不歡暢,因而便又教會了畢懋康上膛的體例,並慎重奉告他槍彈上膛後,千萬不能翻開擊發保險。畢懋康笑著點頭承諾後,便告彆了趙國華,滿臉歡暢的坐著兩人小轎向工部軍火局而去。
畢懋康也不答,笑著接過了手槍和槍彈,拉開了槍栓,“哢嗒”一聲上了膛,然後說道:“這便能夠發射了。”
明朝的火器製造屬於國度奧妙。對其製造、利用的節製也相稱周到。神槍、神炮不準擅造,火器製造之法嚴禁外泄。火銃的銃身上,必須刻上製造單位和工匠的名字,以備查對。兵仗局製造的火器,如果在演放中炸裂,就會被退歸去改革,工匠也會被“問責”。火器製造,還必須嚴格遵循出產標準停止。比如,關於銃規定:銅手銃的重量是5-10斤,碗口銃按勝字編號,手把銅銃按列字編號等。
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在南京設立了很多機構來製造和儲存火器。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在工部設立軍火局,專營兵器製造,以火器為主,同時也造皇家禦用儀仗兵器和少量冷兵器。1387年,明廷令各地都司衛所設置軍火局製造各種兵器。明初對軍火局製造火器另有規定:每三年要造碗口銅銃3000個,手把銅銃3000把,銃箭頭90000個,信炮3000個,椴木馬子3000個,檀木馬子90000個,檀木送子3000根。製作數量相稱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