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漢_第九十六章 平流策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衛正百無聊賴的在蔡府園中閒逛,本日對他來講,彷彿事事不順,先是在飯莊跟葉昭牴觸鬨了個灰頭土臉,然後前來拜訪蔡邕卻吃了個閉門羹,固然蔡家人對他不錯,但這心內裡還是有些不舒坦,正無所事事間,卻吃驚的看到葉昭從蔡邕的書房裡出來,衛正的麵色,頓時變得欠都雅起來。

葉昭搖了點頭:“昭已於汝南佈局,破汝南黃巾便在當下,將現在呈於恩師以後,昭便要趕回汝南。”

下午的時候,蔡安來報,衛家衛覬、衛正前來求見,隻是現在蔡邕一門心機都紮在這平流策當中,就算是女兒的婚事,現在都偶然去理睬,讓蔡安順手安設以後,持續聽葉昭講授這些。

葉昭搖了點頭:“非昭傲慢,汝南黃巾,實烏合之眾爾,破之不難,黃巾固然勢大,然現在其勢已衰,不成久持,然昭一起所見,中原之地滿目瘡痍,百姓流浪失所,昭所慮者,乃這大亂以後,如何敏捷安寧各方,這些光陰來夜不能寐,著成平流策十五卷,星夜趕來洛陽,敢請恩師批評,若能對天下百姓無益,也算昭一份功德,若不成取,便就此燒燬,以免貽笑風雅!”

“本來是北中郎將,葉昭魯莽,忘將軍恕罪。”葉昭聞言,驚奇的看了老者一眼,躬身見禮。

但是也不得不承認,這份平流策,是有留名青史的代價的,固然大漢也有賑災條目,但像如許體係全麵,乃至將瘟疫、糧草調撥、分派另有戰後重修,規複次序都如此體係層次的列成綱領,葉昭這絕對是頭一個。

“不錯!”葉昭點了點頭:“從梁國開端,到潁川,再到汝南,一起所見,皆是滿目瘡痍,昭實不肯我大漢天下再遭波折,想要略儘微薄之力,隻是昭位卑言輕,此番更是有擅離職守之嫌,是以想將此冊拖於恩師,請恩師呈於陛下,不求文達,隻求能為這百姓做些事情。”

“昭拜見恩師。”葉昭拎著一大袋的行囊走進蔡邕的書房,當看到另一老者與蔡邕相對而坐的時候,不由怔了怔,對著蔡邕拱手施禮道。

葉昭聞言低頭冇有說話,他明白盧植的意義,現在跟著劉宏的放權,朝廷對處所的掌控力正在慢慢減弱,就算這平流策再妙,若無人履行,也是白搭,隻是這事,他不便插嘴。

實在對於葉昭這平流策,不管是蔡邕還是盧植並不上心,蔡邕曉得這個弟子才氣不俗,不管治軍還是管理一方,都可說是出類拔萃,但要說著書,在蔡邕看來,本身這個弟子還是稚嫩了一些,縱觀古今,哪個著書立傳螚名傳後代者不是年過不惑,並非說年青人不可,隻是著書立傳這等事情,需求豐富的人生經曆與經曆,曆經滄桑沉澱出來的,似葉昭這般年青就能著書並且成名的,不說古今未有,但也絕對是鳳毛麟角。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