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又說道:“大禹,你曉得我為甚麼把你召到這裡來嗎?”大禹說道:“我不曉得。”伏羲說道:“召你來有兩件事,一件事是讓你把所看到的我的龍的形象,歸去以後奉告中原族的百姓們,並且遍及傳播開來。讓我的傳人們都曉得,他們的鼻祖是龍的形象。如許做無益於進步我們中原族的民族凝集力、民族自傲心和民族高傲感。對你此後帶領百姓治水也會起感化。龍的圖騰將伴隨我中原民族在東方崛起,並且一向到永久。”
高台之上坐著一名王者。看那王者,頭戴金冠,邊幅寂靜,寬額頭,高鼻梁,雙睛如虎,目光通俗,雙眉如劍,斜插入鬢,頜下五縷長髯飄灑胸前,頭上生著一雙鹿角,身軀像一條龐大的蟒蛇,遍身覆蓋著金色的鱗甲。龐大的身形在高台上盤成一個大盤,昂揚著頭,諦視著大禹。
拜畢,那八個八卦所化之人,將大禹送出了大殿。那乾卦所化之人向大禹說道:“先前幾次與公子戲耍,並無歹意,不過摸索一下公子的膽量如何罷了,望公子不要放在心上。祝公子治水早日勝利。”
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因而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他削竹為矛,結繩為網,教人漁獵。製定婚嫁之禮,不準同姓通婚。
低頭細心一想,豁然明白了。對啊,伏羲本來就應當是龍啊。我們常說我們中原族是龍的傳人,那不恰是說我們的先人就是龍嗎?伏羲既然是我們的鼻祖,那他不就應當是龍的形象嗎?
阿誰男童乃是艮卦所化,艮卦為山,為紅色,為少男,為物則為狗。故爾設下了崖壁陣。
伏羲生於雷澤,故《易》稱伏羲出乎震。每年的正月十六日便是伏羲的生日。他以風為姓,號為庖犧氏。人麵蛇身,頭上長一對龍角,身上覆蓋著金色的鱗甲,是中原‘龍’的形象。他為人樸素,有大聰明,有大德,繼天而王。以龍紀官,號曰龍師。
有酒保捧來一把尺子,長約一尺,寬一寸,厚二分,乃是羊脂白玉製成,上麵刻有刻度。大禹伸出雙手,恭恭敬敬地接過了“量天尺”。
坐在高台上的伏羲一聽大禹猜出了本身的身份,非常歡暢。讚道:“公然是天降奇才,聰明絕頂,竟然猜出了我的身份,不簡樸。”大禹施禮畢,垂手站立,口中說道:“我想向伏羲鼻祖就教,不知該不該問?”伏羲說道:“但問無妨。”大禹說道:“據我所知,你早已成了神仙,為甚麼現在還住在這山穀當中呢?”伏羲問道:“那你以為我應當住在那裡呢?”大禹說道:“據我想,你應當住在天上”。伏羲說道:“在我看來,無所謂天上,也無所謂地上。當你以為那邊是天上的時候,那邊就是天上。當你以為那邊是地上時,那邊就是地上。現在,我住在這裡,我以為這裡就是天上,莫非你不以為這裡是天上嗎?”大禹想了半天,方纔明白了這個事理,本來伏羲鼻祖說的是念由心生。如何對待一個事物,全憑小我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