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弓和黃戈二人一開端瞥見大禹躍到了巨蝠的背上,不曉得他要乾甚麼,都收起了兵刃看大禹如何施為。巨蝠也不再向人麵爬升了,隻是繞著天柱迴旋翱翔。再過一會兒,瞥見大禹正在巨蝠的背上走起了淩波踏浪步法,真是匪夷所思。巨蝠陣也開端繞著“筍子尖”迴旋,越飛越高,二人不由為大禹的神功喝采。
將近靠近“筍子尖”時,在峰下的暗中處,俄然閃出了十多對幽綠的眼睛,每隻都有燈籠大小。一陣腥風襲來,十多對燈籠大的眼睛同時射向大禹等三人。
大禹的心怦怦地狠惡地跳動起來,謹慎翼翼地用雙手翻開石函蓋。隻見石函內金光閃爍,並排地擺放著九卷金簡。大禹將函蓋放在一旁,謹慎地拿起一卷金簡,漸漸地展開,隻見每一支書柬都是純金打造,二尺長,二指寬,二分厚,金簡上鑲嵌著羊脂白玉雕成的篆字,大禹一聲喝采:“好一個《金簡玉篆》!這就是我要尋覓的天書!曆儘了千辛萬苦,明天終究獲得了!”
玄弓、黃戈二人同時護住了大禹,玄弓掄起了伏魔黃銅棍,朝正中間的巨蟒掃去,那巨蟒將頭向後一仰,躲過了玄弓的黃銅棍,蟒尾敏捷的捲回,一下子把玄弓連黃銅棍一塊捲了起來,越纏越緊。
大禹急著要登“筍子尖”尋覓《金簡玉篆》天書,怕被這些巨蟒膠葛時候長了,遲誤了閒事。一時性起,使出了黃帝混元功,一招登雲步,縱到半空,掄圓了開山神斧,就象一個轉動的風火輪,一起滾將疇昔,“龍躍在淵”,“龍行不息”,“龍行大川”,“龍捲風雲”,“龍歸大海”。連續使出了降龍三十六斧中的五六個招式,就像砍瓜切菜普通,神斧所到之處,巨蟒紛繁身首兩處,有的三段,有的五段,有的七八段。一時候十餘條巨蟒一條不剩,隻見各處都是一段一段的粗大的青騰。四周頃刻間統統歸於安靜,大禹收勢落下,站在一截截的青藤上。
大禹將這卷金簡放回石函內,再拿起第二卷,一看,形製和第一卷一樣,都是金簡上鑲嵌著羊脂白玉雕成的篆字。
想到這裡,大禹一個登雲步,看準了一隻巨蝠,一縱身躍了上去,站在了那隻巨蝠的後背上。
大禹欣喜若狂,謹慎地蓋好了石函的蓋子,捧起石函,抱在懷裡。提起輕功,謹慎翼翼地從“筍子尖”上一步一步地漸漸退了下來,回到了峰下。
巨獸九頭獅,像崩埸了一座小山一樣,轟然倒地,刹時化做了一堆大大小小的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