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演義_第二十六章 東南天柱尋天書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抬頭看那“筍子尖”,足有百丈之高,真像一顆雨後破土而出的大竹筍,上頂天,下登時,圓光光滑,連一點立腳著力的處所也冇有,如果不是懷有絕頂的輕身工夫,彆想攀上一步。

長江從泉源到巫峽,為上遊,從巫峽到湖口為中遊,自湖口往下,便是下流。

玄弓扶著斑白鬍子白叟坐到了一塊大石頭上,大師圍坐在劈麵。白叟捋了捋斑白髯毛,指著天柱山說道:“我生在這大山裡,長在這大山裡,在山腳下種田,在山裡頭打獵,對這東南天柱山再熟諳不過了。這東南天柱山,頂天登時,萬山拱衛,伶仃擎天,實實在在是東南邊的擎天柱。

這一縱,直把玄弓,黃戈二人看得張大了嘴,半天合不攏。內心想道:“如何大禹的在湖心島上住了一夜,輕功就有了這麼大的停頓呢?立時高出了一大截。”他們二人那裡曉得,明天夜裡,正在他們熟睡的時候,大禹已經到月宮裡遊曆了一回。

再峻峭的山嶽,也不是直立的,或大或小總有一點坡度,也總有凸凸凹凹的起伏之處。這天柱筍子尖也是一樣。

雲夢澤,水連長江,南接洞庭湖。船又行了四,五日,方纔到了長江。這一段恰是長江的中遊,江水清澈,水流安穩,江麵開闊。劃子進入長江水道以後,逆流而下,跟著江水漂流,再也用不著人來撐船了。

大禹登上峰頂,站穩腳步,低頭看那“筍子尖”的頂上,是一塊約兩步寬三步長的一塊平台,青色的岩石,平整如砥,冇有縫兒,也冇有洞,上麵草木不生,連一顆小石子兒都冇有,更不消說天書了。

三小我冷靜無語,坐在一個大崖壁下憂愁,內心彆提是甚麼滋味了。

每天如此,搜遍四十二座山嶽的七關,八井,十六岩,十七崖,十八嶺,二十五洞,五十三塊怪石,翻遍了東南天柱山的每一塊石頭。用了七七四十九天時候,一無所獲。

大禹說道:“我已經登上過東南天柱山的‘筍子尖’但是那上麵甚麼也冇有。”觀世音者大神說道:“天書不是每天都會呈現的,隻要在必然的時候纔會呈現,過了這個時候又會埋冇起來。你去的時候不是天書呈現的時候,以是你找不到,就是到了天書呈現的時候,天柱下邊也還會有怪獸保護。到時你必須克服怪獸才氣登上峰頂。如果錯過了時候,天書又會消逝。”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