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扣問著,感到非常心累。
王孟翔頓時心領神會,道:“陶大人,江州,錦州,雲州都是出產蠶絲的大府,都在小人船隊所能到達的範圍內。”
年青的方經理說著,開端了彙報:“從銀行開業至今,已經十天,前來存款的客戶總計八百三十二人……”
李凡如有所思道:“一匹絲綢的蠶絲代價是100文,也就是說每日要用上五千五百兩的蠶絲,一個月十六萬五千兩買蠶絲,如許的話,貸兩百萬已經充足了。”
李凡笑著對陶謙說著,把人迎上了銀行二樓。
公然,王丞相對他的一些做法非常不滿。這一點,早在砸車那次的朝會上他就曉得了。
李凡聽著丞相的話,心中冷靜歎了口氣。
固然不曉得為甚麼會有人幫著鼓吹,但存款的人多終歸是一件功德。是以李凡便也聽之任之,並冇有讓張亮乾預。
陶謙見狀,迫不及待道:“好好好。大人,既然能夠存款了,那我們現在就具名?”
“是。”
“大人,賬不是這麼算的啊!”
紡織廠固然由陶謙來辦理,但畢竟是女帝陛下交給他的事情,他總不能眼睜睜看著陶謙瞎做決定,把好好的項目搞砸。
“小人冇題目。”
思考半晌後,李凡開口道:“如許吧,陶大人你先貸200萬,三年還完,每個月還總金額8萬兩。此中6萬本金,2萬利錢,這個數量冇題目吧?”
公然,陶大人固然聽話,卻對貿易和經濟一竅不通。也幸虧他特地問了一下,不然好好的項目,能夠真要被這位陶寺丞搞砸。
“既然冇有題目了,那這件事就這麼辦吧。陶大人王老闆,我們現在能夠去辦理存款了。”
李凡冇有和王丞相客氣,隻是道了一聲謝便坐在一旁。
李凡心中一陣無語。
陶謙俄然打斷了方經理,看著李凡道:“李大人,下官體味這些有甚麼用。”
李凡的辦公室裡,方學成與王孟翔兩人一見到李凡與陶謙,頓時站起家,畢恭畢敬道。
“買不到蠶絲,紡織廠就不能儘力出產,下官如何能還上八萬兩啊?
“下官李凡見過王丞相。”
“大人,您恐怕不曉得,紡織廠現在一天隻能產出1000匹絲綢,按500文的代價賣給魏國,每日流水便是500兩,刨去蠶絲的和雇人的花消,每日淨利潤隻要50兩,一個月也才氣賺1500兩。如何還得起八萬的存款?”
“老爺在內裡等您,李大人請。”
現在十天疇昔了,存款的人數逐步趨於穩定,再不像最後那般火爆,李凡也開端動手紡織廠新存款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