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食貨誌_第68章 銅雀台其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猛虎行》端際密窅,微情正爾動聽,於藝苑拒不稱聖!鐘嶸莽許陳思以入室,取子桓此許篇製與相頡頏,則彼之為行屍視肉,寧參謀哉!

《秋胡行》(“平常綠池”篇)出入分合,巧而不琢。(“朝與才子期”篇)因雲宛轉,與風回和,總以靈府為逵徑,毫不從筆墨問津渡,宜乎迄今二千年,人間了無知者。

《善哉行》(“上山采薇”篇)子桓《論文》雲:“氣之清濁有體,不成力疆而致。”其獨至之清從可知已。藉以此篇所命之意,假手植、粲,窮酸極苦,磔毛豎角之色,一引氣而早已不由。輕風遠韻,映帶民氣於哀樂,非子桓其孰得哉。但此已空千古,陶、韋能清其所清,而不能輕其所濁,未可許以嗣聲。(“有美一人”篇)排比句一入其腕,俱成飛動,猶夫駘宕句入俗筆,儘成滯累,於是乃知天稟。“嗟爾古人,何故忘憂。”古來有之,嗟我何言。如此胸中,乃許言情。(“朝日樂相樂”篇)悲愉酬酢,具用其始情,一入熳爛,即屏去之。引氣如此,哪得不清。(“朝逰高台觀”篇)用賦廣托,不知者或謂之比。

吳淇

王夫之

《短歌行》銜恤詩極不易下筆,子桓斯篇乃欲與《蓼莪》並峙,靜約故也。悲者行必靜,哀者聲必約。

胡元瑞曰:“魏文‘漫漫秋夜長’,獨可與屬國並驅,染去都尉尚一線也。樂府雖酷似本質,時有俚語,不若子建純用己調。蓋漢人語似俚,此最難體認處。”漢人詩無句可摘,無瑕可指。魏人間有瑕,尚無句也。六朝詩校無瑕,但是有句。

《燕歌行》(“秋風蕭瑟氣候涼”篇)傾情,傾度,傾色,傾聲,古今無兩。從“明月皎皎”入第七解,一徑酣適,殆天授非人力。(“彆時何易會時難”篇)所思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