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月十五日,雄師攻破安康城,活捉吳主孫慮以及文武群臣,傳檄安定六郡之地,收官吏、降兵二十三萬,男女老幼二百餘萬口,米穀二百八十萬斛,戰船四千餘艘,皆歸大燕!
大魏青龍八年,也就是蜀漢延熙二十二年-仲春初六,一代名將趙雲病逝於成都,享年七十歲,劉禪降旨厚葬之,追諡曰:‘順平侯!’
蕭鼎即位稱帝,改元‘天武’,以示天下布武,開疆拓土之意,大燕帝國的戰車啟動起來了,開端碾壓周邊各個國度、部落,以及統統不肯臣服者!
那知苦熬了幾十年,在占有春秋上風的環境下,還是本身先走一步了,仇恨填胸,死不瞑目!
漁陽本是一座邊塞小城,周長不過數裡,人丁不敷千戶,農工不振、商旅罕見,即便在以苦寒著稱的幽州境內,也是出了名的窮鄉僻壤!
本來的小城被夷為高山,一座新城拔地而起,十幾萬工匠、民夫在工地上日夜繁忙著,無數的販子、貨色也呈現了,使得新城朝氣勃勃,而這統統都是蕭逸主持的!
大燕天興三年,顛末充沛籌辦以後,蕭玄下旨討伐吳國,變更雄師五十萬,民夫三百萬,戰船八千多艘南下,又任命孫紹為平南多數督,總領征討吳國之事,陸抗為平南前鋒官!
十仲春二十三,蕭玄正式受禪稱帝,遷都長安,定國號-大燕,改元‘天興’,冊立馬未晞為皇後,嫡宗子蕭鼎為皇太子,蕭遙、蕭黃、蕭峰等兄弟十九人皆為諸侯王!
出殯之日,官員、百姓無不嚎啕大哭,不乏哭至昏倒者,人們內心明白,曹魏遲遲不伐蜀漢者,蓋因有趙雲在也,現在趙雲亡故,蜀漢亦大難臨頭矣!
一個月以後,孫權病逝宮中,享年五十六歲,諡號‘大天子’,廟號‘太祖’,葬於建業城外-鐘山之南蔣陵中,太子孫登繼位吳王!
與此同時,蕭玄進位太上皇,蕭逸變成了太太上皇,又稱上皇天帝,這一年,蕭逸恰好九十歲!
就在進位太太上皇當天,蕭逸又收到一封匿名信,上麵隻要三個字:‘你贏了!’
蕭逸慶賀新房完工,士族個人倒是欲哭無淚,因為他們拿到的欠條上麵,固然寫了有借有還,卻冇有寫還債日期,換而言之,這些債務嗎,永久都是債務了!
大魏青龍八年十月,文武百官聯名上奏:‘燕王登基以來,德布四方,仁及萬物,伐滅蜀漢,功莫大焉,望陛下效仿堯舜之事,以天下禪讓之,如此生靈幸甚,祖宗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