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_21.第21章 無愁酒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實在蒸餾白酒的器皿很簡樸,二口大鐵鍋,一個大木桶,一些布帛,一根長長的銅管,不過考慮到這個年代冇有製作那麼長銅管的技術,以是用一根很長的竹子代替;鐵鍋是現成的,因為地處酷寒的北方,以是引流用的竹管不好找,幸虧鄰居的皮匠那邊除了銷製獸皮,還製作弓箭,而製作弓箭的質料除了需求牛筋、牛角、還必須有上好的瀟竹,蕭逸直接就扛了一捆返來。

統統籌辦伏貼,蕭逸命令,燃燒!

大牛和馬六不敢跟皮匠搶,敏捷撲向其他兩個瓢,而行動慢了一拍,無瓢可搶的梁小魚瞪著一雙發赤的眼睛直接撲到鐵鍋旁,乾脆用雙手捧起酒來就往嘴裡灌;就像餓了幾天的瘋狗找到一大塊肥牛肉……

唐朝的李白號稱‘酒中仙’,杜甫嗜酒甚於李白,據統計,李白現存詩文1050篇,觸及喝酒的有170篇,為16%強;杜甫詩文1400餘,觸及喝酒300篇,為21%強。據考李白後代多弱智故意機缺點,杜甫死於喝酒過量。然曆代文人騷客喝酒仍然“視死如歸”。這類喝酒的精力實在讓後代酒鬼頂禮膜拜!(小編就得先叩拜一個,文壇豪傑,酒國豪傑,我等表率)。

因為酒精的揮發速率比水要快的多,以是大量帶著高溫的酒氣就透過布帛的層層過濾,升到木桶上,再順著竹管向外噴湧,竹管很長,半途酒氣遇冷後重新變成液態酒,漸漸滴入第二口大鍋裡;跟著一股透明閃亮的液體流下,濃烈的酒香開端在全部院子裡滿盈;這類簡樸的物理反應在當代連淺顯的小門生都明白,可在東漢年間……

喝死在哪就埋在哪,真是喝出一種境地了。

好酒已經蒸出來了,必須起一個配的上它的名字!

其他世人都開端把情感穩定了下來,相互看了看,同時惡狠狠地一點頭;

牛鐵匠發起叫‘臥虎酒’,因為是在臥虎亭出的酒,並且名字也霸氣,更合適此酒的霸蠻酒性;

鐵匠和皮匠甚麼也冇表示,不過看向蕭逸的眼神已經和看當初阿誰號稱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天公將軍’神棍張角一樣了。

遼景宗耶律璟,人稱‘睡王’,而他巨能睡的啟事就是他巨能醉,史乘記錄“宴飲達旦”,“晝寢夜飲”最後在醉酒中被部下仆人殺死。

鐵匠喝完酒,仰天長嘯,聲傳數裡,宣泄胸中的盪漾;

“好酒!這纔是男人漢該喝的酒,老子之前喝的那都是水呀!”說完,鐵匠把手裡的瓢謹慎翼翼的遞給皮匠,恐怕撒出一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