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明聞言輕笑著端起酒杯,和說話的豪紳碰了一杯後,輕笑著說道:“不過諸位可要服膺,我們纔是主,他吳王纔是客!”
共明等人一見到李恪,當即納頭便拜。
李恪則持續說道:“如果本王能夠在水患一開端就被任命鄭州刺史,你們或許會成為本王上報朝廷中有功的一員,可惜……”
“是真的如此?還是用心演出給本王看的?”
李恪聞談笑著搖點頭說道:“如果從百姓的角度來看,你們出糧佈施百姓,那是救苦救難的大善人。”
李恪拱手施禮後,目光看向世人說道:“諸位能夠向著我李恪認糧食不認人,見到糧食就頓時馴良了起來。”
言畢,眾豪紳先是一愣,隨後紛繁大笑起來,上前向共明敬酒。
縣衙中方纔籌辦好茶葉和點心不久,共明等人呈現了縣衙前。
共明連連點頭應諾,隨後和眾豪紳拱手退出客堂。
很快,崔豹便接過一份名冊,簡樸查抄一番後,將名冊雙手遞給李恪。
而吳王已經表示本身最多隻能得一其中中的評價,隻怕本身如果再有甚麼設法,這中中就要變成中下了!
共明直接上前拱手說道:“王爺,我等如何能接受得住王爺的一拜,還請王爺不要折煞小民!”
共明等豪紳聞言頓時沉默不語。
而此時共府當中,共明和豪紳們長長鬆了口氣,現在算是和李恪完成買賣,達成了和解。
“但是在朝廷看來,你們的行動無異於收攏民氣,企圖行不軌之事!”
李恪拿到名冊並冇有翻看,而是輕笑著將名冊扣在桌案上。
就連郭槐也被喚到客堂當中。
先前李恪來者不善,現在已經和父親他們勝利和解。
李恪喝了口茶緩了緩,起家打了個哈欠問道:“豪紳們派出的親信可都回到了城中?”
一時候能在滎澤說得上話的人齊聚在縣衙後院的客堂當中。
偏廳的共馨聽到父親和豪紳的話,卻冇有放在心上。
世人也跟著連連擁戴。
“郭縣令,這是?”
隻是共馨感覺自家施助哀鴻明顯是善事,反而激發一係列事端,實在有些諷刺。
崔豹見狀也未幾問,直接派人去處郭槐傳令。
“這些茶點賜給班房的曹吏們吧!”
“好了,共家主,現在你們做出的表態,此事到此為止,本王也不再究查。”
郭槐接到號令後,也不敢怠慢,趕緊讓主子籌辦好茶以及一些能夠弄到的點心。
李恪看動手上的槐葉糰子,眉毛一挑看向郭槐說道:“郭縣令家中竟然寬裕到這類境地?”
其他豪紳也紛繁拱手報上姓名和各自捐募的糧食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