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您感覺百姓吃飽喝足後想要乾嗎?”
看過很多演講視頻的程處默,天然曉得如何動員大唐君臣的情感。
“這時你們又要說直接搶不就好了?”
如若不是水災,朕的大唐還不昌隆?
那麼接下來就是程處默更加崇高的演講了。
“或許這個時候有人會說,這不是遊手好閒嗎?又會變得怠惰,大唐也就完了。”
“並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當然也有害群之馬,那麼這個時候就需求遴選很多捕快,來抓這些害群之馬,然後以儆效尤。”
長孫無忌非常氣憤的說著。
“就比如,長安城百姓很多是吧?”
竟然質疑朕的大唐!
“實在做這些事情需求很多的細枝末節,我也說不清楚,隻能一步一步的完美,但是如果各個部分都完美好了,百姓還會造反嗎?”
“不是!我能夠必定!當一個國度能夠滿足百姓吃喝玩樂時,那纔是真的富強。”
就連一貫陰沉的杜如晦都開口了。
程處默要的就是這類結果。
同時也是掃視著群臣。
“如果大唐像前朝一樣一向壓迫百姓,那能夠會反,但是大唐的政策到處都是為了百姓好,統統當官做吏的都能夠幫忙到老百姓,那麼百姓會為反嗎?”
細節冇法細說,不然真要說到地老天荒。
“當大唐百姓吃飽了,便不會想著造反,而用飯隻是國度幸運指數之一。”
冇體例!
程處默本身也進入了狀況當中。
以是還想曉得幸運指數的其他點。
“陛下!臣要求砍了長安令的腦袋。”
“莫非你感覺大唐百姓都像你冇腦筋?”
“百姓感覺幸運,那麼也證明國度的昌隆。”
“但能夠讓其乾活的處所並未幾,那麼生長貿易,便能夠讓統統長安城的百姓,能夠有活可乾。”
“有這麼好的國度能夠住,有很多好吃的,很多好玩的,另有能夠乾的活,還要傻傻的去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