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發老婆,我賺大了_第11章 第二政令,奇功受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太宗天子李世民即位之初,貞觀元年設武德殿為朝臣們議事之所。

李二眼睛一亮,問道:“願聞其詳。”

中書令房玄齡起家施禮道:“陛下,臣便可前去中書省草擬文書。”

杜如晦望著李二,緩緩吐出數字:“奇功受爵!”

寺人接過令牌躬身退下。

李二將書籍敲擊在掌心內,坐直了身子說道:“就按克明說的辦,貞觀第二條政令‘奇功受爵’就這麼定了,中書省製定計劃下發政令,尚書省履行。”

房謀杜斷中的杜如晦,字克明,目前擔負兵部尚書之職。

杜如晦持續道:“所謂奇功受爵,便是下發第二條政令,從官方征集大才,承諾若誰能有造福百姓的良策,亦或者有造福百姓的手腕,如有效果,對其賞金賜爵。”

蕭瑀沉吟一番,說道:“比年交戰,百姓苦不堪言,多少家庭流浪失所,我們大唐現在並不缺田,缺的是種田之人。”

“隻如果有關造福百姓的設法,諸君能夠知無不言,暢所欲言。”

考慮半晌,李二點頭道:“左仆射所言極是,王德,撤下大安宮的禁軍,太上皇若想做些甚麼,就由他去吧。”

殿內統統人望著他的目光都是倍感尊崇。

房玄齡剛走,一名寺人就從殿外進入武德殿。

蕭瑀嚇的縮了縮脖子,頓時如坐鍼氈。

“讓他去吧,彆的,讓百騎司盯緊點。”

長孫無忌聞言眉頭大皺,判定點頭道:“不成,天下初定,朝堂不穩,封地居多的都是些門閥大族,若高聳減少糧租,這對天下百姓或許是功德,但對目前的皇權安定來講,極具傷害。”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現在朝堂已經開端穩定,朝堂中李淵的寵臣,該奪職的奪職,該告老回籍的告老回籍,權力也被李二一點點的蠶食架空。

“一旦這些門閥大族結合起來抗議,結果不堪假想。”

此時,李二調集六部尚書,三省高官,擺佈仆射在此議事。

“繁衍生息為我大唐增加人丁,這第二條政令,朕的設法是進步唐人的餬口質量,讓老百姓家家戶戶都有飯吃,不再忍饑捱餓,要讓他們吃飽穿暖。”

世人聞言,紛繁咀嚼話中含義。

蕭瑀感慨道:“陛下,現在太上皇已無實權,又何必軟禁大安宮落下個不孝之名?既然局勢已去,倒不如……。”

在大唐,年過四十,家中有子嗣的人都可自稱老夫。

他彷彿已經發覺到,杜如晦已經有了良策。

固然擔負兵部尚書,但他是個實打實的文官。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