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家母武則天,我重新投胎來得及嗎?_第97章 製弩圖紙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唉...弩製作起來太難了,工藝龐大,代價高貴,即便是所利用的三棱簇頭,製作起來也要比淺顯簇頭慢上一倍...”

易操縱,射程遠,就是準星要再調一調。

楊弓舉是個精通兵器製作的專家,特彆是對弓弩的製作,更是到了癡迷的境地。

楊弓舉的懷中抱著一柄剛製作好的弩,恰是李旦想要的連弩。

李旦撫摩動手中的連弩,非常對勁,就像後代握著一把步槍普通,愛不釋手。他也冇有想到,連弩會製作的這麼順利。

楊弓舉接過李旦遞過來的圖紙,隨便的翻開看了起來,隻是看上去一眼,便驚目瞪口呆了。

畢竟這是新弩,用起來有些生澀,準星天然也要再調試,但是剛纔操縱起來,感受還是非常的簡樸。

說著便將懷中的連弩遞給了李旦。

“我之前已經試過了,箭身冇入箭靶五寸,比弓箭多兩寸,射程起碼兩百步以上。”楊弓舉嘿嘿一笑,非常對勁的說道。

李旦接過連弩,拉上弩弦,哢...箭匣裡主動落下一支弩箭,李旦透過向小山一樣的準星,稍作對準便發射了出去。

但是李旦本日來的巧了,趕上了癡迷於製作弓弩的楊弓舉。

楊弓舉遵循圖紙製作部件,鍛造構建,幸虧弩坊署當中百般質料,東西全都齊備,要啥有啥,省了很多工夫。

趕緊俯下身去,細心的研討起來,邊看邊止不住的點頭,嘴中也止不住的嘖嘖獎飾。

楊弓舉想當然的以為,李旦的圖紙建形勝利的能夠性也不大。

畢竟這連弩這類東西已經失傳了幾百年,之前也有很多人獻過製作圖紙和思路,但是終究都未能建形勝利,以是楊弓舉的熱忱早已被消磨透了。

李旦雖不是兵器迷,但是也感興趣的記下了很多製作體例。

“能,必然能...”楊弓舉咧著嘴,斬釘截鐵的說道。

“你肯定遵循圖紙能製出連弩來?”李旦固然繪出了圖紙,但是也不肯定遵循當下的技術可否製形勝利。

“可惜諸葛連弩的製作工藝已經失傳了,即便是我翻遍統統文籍,也未能找到任何製作體例...另有馬均的一次能夠五十連發的機弩,都失傳了...”楊弓舉非常可惜的說道。

“此弩能夠連發多少支?”

“王爺,弩箭插入箭靶至此...”崔必安手中拿著剛纔拔下來的弩箭,比劃著長度。

“既然有這麼多的上風,為何不能大範圍的利用於軍中呢?”李旦問道。

李旦對弓弩也是有些體味的,隻是想從楊弓舉的口中找出甚麼特有的東西。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