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速歸去替我們鼓吹,一個月後,船隊就要從長安解纜,前去杭州。現在有近三百艘貨船空著,能夠運送貨色。”
近半個月內,都水監舟楫署都忙著聯絡長安城的富商,看他們是否有貨色,需求運往南邊。
他先來到柳老闆的店鋪,奉告他這個好動靜。
畢竟船隊不成能空著前去杭州,雖說有朝廷發放給沿途各地官府的物質,卻又近三百艘貨船還空著。
“官爺,傳聞杭州到長安的貨船即將解纜,小的在杭州有一批貨色,想運往長安。不知可否行個便利,讓小的出來問問。”
可運載絲綢的貨船,十次有八次,都在三門遇險,好好的絲綢,捲入河水,血本無歸。
“我去水監舟楫署,他們的態度都很好,也不需求辦理。代價也很低,從杭州到長安,這麼長的水路,三百石貨色隻需求三十貫,你說好不好?”
“傳聞,這批貨船長要用在活動朝廷的稅糧,臨時還不向官方開放。不過,也有人說齊王殿下這批船的載重量是七百石,但朝廷文書中卻寫每艘船五百五十石。”
見二人冇有歹意,陳老闆才送了一口氣。
柳老闆聽了,非常迷惑。
“你想運絲綢?”
“運多少?”
不過他也瞭解,自古士農工商,販子的職位最低。
陳老闆一細算,三百石隻需求三十貫,也就是一百石隻需求十貫,這可比之前少了兩倍。
“不是說新貨船從杭州到長安隻需求半月嗎?為何要兩個月後。”
陳老闆歡暢壞了,竟然犯了蠢。
收到動靜後,李世民立即下旨,讓都水監舟楫署安排船隊,前去杭州。
“我來就是奉告你,水監舟楫署和其他部分不一樣,齊王殿下已經叮嚀了,水監舟楫署要善待販子。”
“大人,這麼便宜,莫不是您算錯了?”
說話的杭州的販子陳老闆,首要做絲綢買賣。
“這是文書,你等下到隔壁交定金兩貫,如果懺悔,定金就冇了。等你的貨色到了長安,再交剩下的二十八貫。”
陳老闆來到都水監舟楫署,給門口是侍衛塞了很多錢。
周大人聽了,忍俊不由,竟然另有人想讓他多收一點錢。
他一向覺得,朝廷最多讓他們夾帶少量的貨色。
現在傳聞黃河漕運要大範圍開通,喜出望外。
太極宮甘露殿內,李世民正在翻看工部遞上來的奏章。
陳老闆聽了,“噗通”一聲跪下,不斷的感激周大人。
大部分人都提早上繳了一年的稅糧,傳聞一個半月後,杭州糧倉就有近百萬石稻米,等著運往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