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誠中躊躇的時候,又一份重量級的奏本報至洛陽――南陽大捷!
四月,滄州軍、魏州軍入嶺南東道,王審知聚兵於福州抵當,鐘韶、劉金厚大破王審知所部,王審知被俘,遞解洛陽後斬首。
侍衛親軍司又分侍衛司、殿前司和馬軍司,每司六千人,拱衛帝室。
楊渥曉得,雖說本身被任命為淮南留後,但並不代表著本身就是王爵的擔當者。現在已經分歧往時,隻要拿到弘農郡王的爵位,纔是名正言順的吳國王儲。對於楊渥來講,真正的威脅隻要一個,就是身邊年幼的二弟楊渭。
光興九年,三萬唐軍超出蔥嶺,再次呈現在怛羅斯。
鐘韶部於盱眙大敗吳軍,淮南大將王茂章等皆梟首城中!
寢殿裡已經沉寂了多時,隻偶爾從床榻上傳來吳王扯破心肺的咳嗽聲。也不知等了多久,吳王再次開口:“米誌誠......米誌誠上前......”
來到宮外,模糊聞聲城彆傳來的陣陣喊殺聲,李簡問道:“大帥,現在該當如何?”
楊渥麵如土色,喃喃道:“江都完了......”
兗州軍左廂張延壽所部攻取壽州、霍存所部占廬州!
楊渭抹著眼淚爬到楊行密跟前,哭著喊了聲:“父王......”
天子李祚連下兩道旨意,欲禪讓大寶,傳國器於李誠中,卻都被李誠中回絕。
楊行密躺在淦金八合白玉塌上,金絲裹被蓋了大半個身子,他的嘴角溢著冇有擦乾的血跡,臉如金紙,左手有力的耷在床榻邊,彷彿想要抓住甚麼......
莫州軍統製周小郎和趙州軍統製趙霸在南陽設伏,大破趙匡凝的楚軍,陣斬趙匡凝以下將佐數十員,斬首上萬,俘敵無算。隨後,趙霸以馬隊反擊,敏捷攻掠鄧州和襄州,兵鋒直指荊州。目前,莫州軍正在追逐趙州軍的腳步,籌辦向江南西道和嶺南道進兵。
又是一戰滅國,如許的功勞,天然都要算在李誠中頭上。
米誌誠素有神箭之名,為楊行密來往征討多年,是現在江都城內聲望最高的將領,李神福戰身後,吳軍當中他的職位僅次於王茂章。
比及天子李祚的第三道禪讓旨意下來的時候,李誠中終究不再推讓了。
是以,他纔將本身的親信李簡、周本、陳章等將以入援的名義調進江都,這三人現在一樣跪在身後,是楊渥最為倚仗的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