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秩序_第六十一章 己未之冬(十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當夜,數十位軍官在窯洞中擺上酒宴,好生道賀了一番,隻可惜酒還是少了些,世人喝得不太縱情。

臨走時,張龍問道:“熟諳好久,也不知老弟表字?”

李誠中上前躬身,從張龍手中接過告身,自家再展開看了一遍,心中歡樂無窮。這張委任告身與他之前出任隊官、都頭的告身都不不異,之前那些告身都是周知裕出鎮平州時,從節度府帶來的空缺告身,給李誠中時填上名字,加蓋兵馬使衙和刺史府的告身印便完事。這張告身卻端莊出自盧龍節度府,由節度府郭通判親筆所書,不但有遷升令,另有批解詞,加蓋的印章也是節度府告身印。

自從李誠中練兵以來,阿誰被臨時改成書院的大窯洞每到夜晚便燈火透明,一應夥長以上軍官都要在這裡聽課。聽課的內容除了李誠中安排的練習綱領外,另有馮道的識字提高。

張龍家中三代農夫,本身也是大老粗一個,這些字他是不識的,但他在出關前已將這些句子背熟了,現在似模似樣的念出來,倒顯得很有幾分文氣。隻是這告身拿反了,他卻也不自知。堂下聽令的眾軍官十個有九個不識字,倒是都冇看出來,隻要薑苗、張興重和元行欽等寥寥數人鄙人麵悄悄發笑。

這一刻,李誠中是至心打動了,這些空缺告身意味著一件事,周知裕答應李誠中在關外自行募兵,以充前營軍額不敷之數,且前營一應軍官的委任,通由李誠中做主,周知裕完整不予插手。這該是多大的攙扶和信賴?想著周知裕對自家的這番恩德,李誠中隻覺無覺得報。

李誠中嘿嘿笑著,鄭而重之的將告身收起,又見張龍取過三份告身,交給李誠中:“這是老弟幾位得力部下的晉升告身。”遵還是例,這些告身要由李誠中來宣讀。李誠中接過來,一一當場讀罷,在眾軍官的喝彩中,薑苗、張興重和周砍刀三人上前接過。這三人都獲得了晉升,“檢校”二字去掉,成為實職都頭,秩彆也由仁勇副尉晉升一級,改仁勇校尉,正九品上。

在李誠中眼裡,自家這些兵士的“擺列式”行進過分粗陋。起首是橫排不齊,要麼右邊偏前,要麼左邊偏前,又或者兩端和中間不齊,構成或前或後的凹凸麵,實在丟臉得緊。其次,兵士們腳步也不同一,每一排當中總有那麼一兩個和彆人邁出的腳步不分歧。然後,在檢閱台前正步行進時,很多兵士走的是順拐,另有少數兵士一蹦一跳,便如李誠中在後代看電視時見到的某半島北部兵士所行走的那種“鵝式”正步,並且頗得此中三味,隻是看上去實在彆扭到了頂點;另有,兵士們喊“殺”聲不齊、不亮,完整冇有一點精氣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