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銀子,這底氣就足,李老夫直接將全部銀窖重新擴大、加固改革了一番,皂工坊每月都支出七八萬輛銀子,這銀窖就不敷用了。李老夫先是花了兩百多兩銀子從襄陽鑄鐵坊訂做了一扇厚達三寸多的鐵門給銀窖裝上,然後又找襄陽最好的鎖匠做了兩把緊密的大鎖給鎖上,鑰匙整天掛在脖子上,傳聞連睡覺都不摘下來,徐凡聽後,一陣苦笑。
“不止如此,其所著《三字經》《千字文》等,文筆流利,援引典故,且以歌訣情勢謄寫,簡樸易懂,韻律工緻,朗朗上口,讀之令民氣曠神怡,可為蒙學之典範;另有《論語》《大學》《易經》等儒家典範,用標記斷句,讀之頓挫頓挫,隻是不知這些標記為何物?”上官儀拿著幾本書點頭晃腦的說道。
“徐凡,無字,本籍不詳,登記春秋為二十又一,自稱祖上為避戰禍遷徙到極西之地英吉利,貞觀二年七月坐船返回,父母為海匪所殺,其始身著奇特、短髮,最後在襄陽城北小李莊登記落戶,支付永業田四十畝、口分田八十畝及黃牛一頭。因身無分文,將一家傳水晶瓶在襄陽城裕通當當取黃金六百兩、白銀兩百兩,後出城時遇因蝗災流浪失所的災黎,心下不忍,將其收留為莊戶,總計二十六戶、男女老幼八十六人。併購買一千畝荒地、多量餬口用品及耕牛、糧食等,後在小李莊製作三十二棟竹樓及占地二十多畝的府宅予以安設。八月初,因嫌耕具粗笨,自行設想製作新耕具鐵鍬、耕犁、耬車、竹礱、手搖風車及水稻插秧機等,並將其推行,所製新耕具輕巧便當,效力極高,可使一人操縱,每日耕作四五十畝地。本地百姓為感其恩德為其製作長生祠數座,並將新耕具冠以‘徐氏’字號。八月尾,製作番筧、香皂以解府內困頓,番筧用於洗衣,香皂用以沐浴利用,服從頗高,用料極其奇特,為豬油、菜籽油、粗鹽及燒堿之類,因保密較高,配比冇法探查。番筧作價六十文、香皂作價半兩銀,初在襄陽發賣時引發百姓哄搶,後與隴西李家、清河崔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以及太原王氏等十六家客商合作製作徐氏皂工坊,完工時,其又製作‘鞭炮’增加氛圍,鞭炮燃放時聲似打雷,伴隨火光。據查,徐凡並不知十六家客商的秘聞。玄月,其院內暗香書院開學,正式領受小李莊及其莊戶後代,共四十二名學童為門生,免費講授、有教無類,並自行印刷書冊、製造算盤等物免費發放給門生,其講授體例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