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農民_第18章 發明手工油印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冇一會工夫,比及徐凡的木筆削完的時候,曹木工那邊剩下的雕鏤活也做完了。

一個長60公分,寬40多公分,高約30公分的木箱子,四周另有連串的雲紋,右手邊用牛皮鑲嵌了一個把手,大小適中。翻開以後,左邊一個活動的木框,上麵的條框是安排裁好的紙,上麵的木框用來牢固蠟紙。右邊上方一個刨平的木板利用來做調墨板的,上麵的木框裡放了一塊條狀的半圓型木塊,大小跟紙張夾板的內側相稱,全部木箱做的非常新奇,徐凡看了一下非常喜好,拿著做好的蠟紙試了一下,大小很合適,這曹木工的木工活那是冇的說。

“哎,還是小寶體味我,你們今後都要跟小寶學學,謙善,必然要謙善”

製作蠟紙的首要質料就是紙和白臘,讓小寶找來一口鍋,將幾塊白臘扔到鍋裡,白臘的溶點很低,五十多度便能夠熔化,一會兒工夫鍋裡的白臘就都變成了液體,將灶底下的木料都取出來,隻留一點保持溫度。徐凡將裁好的紙,用筷子夾著謹慎翼翼的一張一張放到鍋裡,浸濕後就夾出來,接二連三,一口氣將裁好的幾百張紙都建形成蠟紙才結束。

“少爺,我們這是乾啥啊?這麼多紙都沾上蠟,就不能寫字了,多華侈啊”看到徐凡將那麼多紙都浸上蠟,小寶有些心疼,好幾百張紙呢,得夠本身學多少字啊。

“我暈,你們見過像我如許的星君嘛,星君如果都像我如許,那天上還穩定套了啊”徐凡兩手一伸,暴露沾滿油墨的圍裙,惹得兩個小丫頭笑的花枝亂顫。

不管其他的了,先把漢語拚音給整出來,這玩意但是根本啊,徐凡可不想跟那些老先生似的每天都點頭晃腦的帶著門生們一個字一個字的念。把漢語拚音的構成、產生和組合刻了十幾張蠟紙,想了想,又把23個聲母和24個韻母給整上。

坐在書桌前,徐凡托著腮幫子在想印甚麼書呢?當代私塾的教科書,根基上就是“四書五經”,也就是《論語》《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等儒家學派的典範著作。不像後代小學的《語文》《數學》《思惟品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