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雜胡,為求寵竟然下作到這類境地!”鮮於向來京以後,也安排劍南進奏院細心刺探了各地朝集使的人選及籌辦的貢品。劍南進奏院還是很有效力的,很快就探知北庭進獻天馬的動靜。
兩條龍尾道之間的兩條禦道上,也站滿鮮敞亮麗的軍人。這些萬騎營將士都是百裡挑一的猛士,個個高大威武、神采倨傲,如同廟門裡的佛門金剛一樣,淡然地看著插手元日大朝會的各色人等。
身為章仇兼瓊的朝集使,鮮於向本來應當感受高傲和高傲的,畢竟本身代表著具有三萬九千兵力的劍南節度使。在十大節度使中,劍南的兵士數量上超越安西、北庭、嶺南、平盧等地,居於第六位。
正忐忑間,鮮於向俄然發明瞭更加令人不成思議的事情。在又長又陡的龍尾道上,大腹便便的範陽兼平盧節度使安祿山,竟然如履高山,親身前來插手元日大朝會。
兩列身披金色明光甲鎧、手持玄色儀刀的北衙禁軍從丹鳳門一起向北,穿過含元殿前充滿陳列的廣場,沿著東西兩條嫋嫋迴旋的龍尾道向上,一向排到含元殿殿門前。
單從兵士數量看,劍南節度使令人望而生畏。但鮮於向曉得,就戰力而言,劍南是非常強大的,與嶺南伯仲之間,同居十大節度使的開端。安西、北庭固然都隻要兩萬多人的兵力,但西域、漠北戰馬充沛、馬隊甚雄,且兵士均久經疆場鏖戰,多是善於轉戰千裡的百勝精兵。平盧、範陽則多是來自契丹和奚的番兵番將,作戰凶悍、悍不畏死。河東為本朝龍興之地,三晉故裡民風彪悍,兵馬亦壯。河西、朔方和隴右緊靠關中,為朝廷抵抗西北諸部威脅的關頭地點,兵馬薄弱、練習甚勤。而劍南兵士雖很多,但多是適應山嶺叢林作戰的輕步兵,馬隊匱乏。如果在本道防備作戰,劍南軍隊另有一戰之力,一旦分開劍南,去平原或草原爭雄,則難有勝算。
鮮於向曉得,在長安公眾眼裡,劍南道隻是個蠻夷之地,除了蜀郡的織錦外,天子腳下的住民對劍南道的印象也就是山高水深、瘴氣遍野了。殊不知,劍南山青水碧、溫潤氤氳、物產豐沛、蠻女多情,實在是不成多得的人間瑤池。而南詔諸部又脾氣中平,甘為皋牢之臣,替大唐拒吐蕃於國門以外,這在大唐邊陲中是非常可貴的。有物華天寶之利,而無烽火連天之苦,牧民此方,其間之樂,不必於外人道也。而本身可否實現這個目標,此次元日大朝會非常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