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少年行_第二十六章:元夕夜放花千樹 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瀚水兵的家眷及和軍隊相乾的各方職員,則多居住在北城的其他裡坊裡。

而在宋朝之前,我國都會一向實施嚴格的宵禁軌製,這就使得元夕狂歡顯得格外誘人。

因為瀚水兵馬匹浩繁,外城北門內裡,另有一圈低矮的羊馬城,專門放養著瀚水兵的馬匹和牛羊。

固然是本日是全城狂歡的上元夜,但駐守內城的兵士仍然一絲不苟地忠於職守。

王霨細細聞了聞,既有牛羊油脂厚重的灼燒味道,也有鬆油樹脂嫋嫋的植物暗香。

“姐姐是為了讓白練駒賽過小紅馬吧?”阿史那霄雲話音未落,側門裡傳來了阿史那雯霞陰沉沉的聲音。

因為庭州城為北庭都護府的駐衙地點地,故在城內東北角,又依托著東、北兩段城垣,構築了一座內城。節度使衙門、各級北庭官署和北庭官員的內宅都在內城當中。

而宵禁軌製獨一的例外就是上元節前後三日,也就是從正月十四到十六,金吾不由,坊市皆開。

查驗過王勇等人的腰牌以後,內南門的兵士轉動絞車,放下了吊橋。

當然,抱怨的時候,小宅男明顯主動忽視了王勇對他的貼身保護,也忘了本身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小衙內”!

上元節這三天,不管是王公貴族、布衣百姓、文人士子、和尚羽士、倡優藝伎、良家婦女,在街頭能夠“無問貴賤、男女稠濁、緇素不分”地縱情玩樂,臨時忘懷日子過得有多艱钜辛苦,拋開統統煩惱和不快意,享用節日狂歡的自在。

庭州城地點地扼守絲路中段北道,是隴右、漠北收支磧西咽喉要道。漢朝鑿空西域之時,此地就是車師後部的王城地點地。

庭州城作為絲路名府和磧西重鎮,依托交河支流金滿河而建。金滿河至西北流向東南,在庭州城西北角四周剛好分流為東西兩段,然後再在東南處彙合,成為庭州城天然的護城河。

貞觀年間,太宗天子派侯君集征討高昌,便在此設立了庭州;高宗天子在顯慶三年大範圍擴建修整庭州城,並遵循東西兩河渠的走勢,修建了這座南北長、東西短不法則的長方形城池,與四四方方、近似長安的碎葉城氣勢差異。

庭州城作為軍事和商貿服從兼具的重鎮,既駐紮有一萬多人的瀚水兵,也有來往如織的絲路商旅。

一起上,隻見昔日夜晚沉寂的庭州內城街道,變得車水馬龍、人潮澎湃。各坊表裡,都張燈結綵,到處都是躍動的火苗以及劈劈啪啪的油脂燃燒聲。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