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國眼下不過二十三歲,他另有大好的前程,哪怕李昌國活到六十歲,也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在三十餘的時候中,李昌國莫非就冇有為唐朝立國的機遇?
即便李昌國管束得再嚴,弟子故吏遍天下事少不了的。如此之多的弟子故吏,良莠不齊是必定的,總會有人做好事。
不再稱“我”,而稱“本太子”,李亨心中有些著惱了。
“誰合適統兵擊破大食?”李亨眉頭一挑,沉吟起來。
若李昌國獲得高位,即便他不想,也必定會有人憑藉他,托庇於他。久而久之,必定有惡事產生,這就成了李昌國的罪行。
封無可封,賞無可賞的景象下,隻能殺掉了。
群臣把唐德他們圍住,說好話的有之,送禮的有之,威脅的也有。不過,不管他們如何說,康德他們就是不答應進入。
李昌國奇功薄賞,賞不及功,但是,群臣都看出來了,李隆基對李昌國的賞識有增無減,李昌國高升隻是時候題目,誰也不肯走,非要見到李昌國。
冇體例,自從李昌國回到府第後,就是門庭若市,前來交友的大臣多不堪數,這個還冇走,前麵的又來了;走一個來一雙,走兩個來兩雙,弄得李昌國無可何如,隻得命令謝客,不放他們出去。
三個讀書人擠出去,為首的一個三十餘歲,麵貌清矍,給人一股清爽之感,衝康德見禮道:“煩請通稟李將軍,杜甫求見。”
“我三次求見李將軍,至心實意要與李將軍交友,你就給我通稟一聲,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