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人生,李昌國即便活到六十歲,也另有三十七年。在這三十七年裡,李昌國另有很多為大唐建功的機遇。以他之才,他要建功有何難處?不說彆的,就是即將停止的擊破大食一戰,如果李昌國統兵的話,滅掉大食,李昌國會封何功?若眼下陛下封他為二品高爵的話,隻能晉為一品高爵。一到一品,就再也冇有升官晉爵的餘地了,而李昌國還年青,不到三十歲。殿下,你說,李昌國事不是該殺?”
“冇錯,陛下用心良苦,是在庇護李昌國。”李泌重重點頭,眼中神光灼灼,道:“如果陛下賞及於功,封賞李昌國二品爵位,那麼,李昌國必定活不過三十歲。”
“這個……”李亨一臉的震驚之色,這事他還真冇想到過。
當上太子,一定能當上天子,因為變數太多。自古以來,廢太子、殺太子之事層出不窮,這恰是李亨最為擔憂之事。
他最大的功勞,就是能與安定安史之亂,持續唐朝的國運,多有匡扶,使得唐朝在安史之亂後,冇有滅亡,而是持續統治下去。
若李泌的運營被實施的話,安史之亂不會打八年,三兩年就結束了,唐朝的力量不會內鬨得那麼多,唐朝也不會那麼快式微,說不定很快就規複過來了。
“誰?”李亨問道。
但是,肅宗太急於求成,冇有采取李泌的建議,而是先收回長安和洛陽。安祿山雄師朝範陽老巢退去,唐朝不能一舉而儘殲安祿山雄師,使得安史之亂終究持續了八年之久。
李泌說得冇錯,如果李昌國在三十歲之前就獲得一品高爵的話,那麼,李昌國被殺的能夠很高。因為賞無所賞,封無可封,在如許的景象下,殺掉李昌國就是最好的處理路子。
在長安期間,李泌是東宮屬言,是李亨的部下,多有奇謀,深得太子李亨賞識,被視為左臂右膀。李泌隱居後,李亨如失擺佈手,不知所從。
李昌國和王忠嗣都是很合適的人選,要李亨在兩人當選出一個合適的人,他還真是難以定奪。一起上前思後想,都冇有成果。
“恭喜殿下,道賀殿下!”李泌站起家,衝李亨見禮。
“你這個李泌,拘甚禮?早就給你說過,見了我不必施禮,你老是這麼拘束。”李亨有些不滿了。
“殿下歡顏中帶著憂色,眉頭微擰,豈能無事?”李泌笑著指出。
瞧管家這副歡樂樣兒,來人必定非同小可,卻又想不明白會是誰。
“陛下賢明!”李泌雙手抱拳,衝皇宮地點方向遙施一禮,道:“陛下的帝王之道爐火純青。陛下這是在庇護李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