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一邊痛飲,一邊談笑,說得最多的就是安定吐蕃之事。到現在,李昌國的戰法已經廣為人知了,群臣大家耳熟能詳了,不曉得說過多少回了,眼下再度提及來,還是熱中之極,誰叫安定吐蕃一事是中原數千年來的頭一遭呢?
“年齡已高又如何了,就不能痛飲了?”李隆基把胸脯拍得砰砰響:“你眼睛睜大點,瞧細心了,朕這身板比牛還要壯。莫說戔戔一罈酒,就是十壇八壇,也不放在眼裡。廉頗年齡已高,還能曰食全羊。朕是天子,還比不了一個戔戔廉頗?”
“滅天竺?”李林甫率先反應過來,大聲暢笑:“妙!妙!公然是奇策!”
安定吐蕃的動靜傳來已經十天疇昔了,長安百姓還是歡天喜地,高興難禁,不得不道賀,誰叫吐蕃大勝是如此的讓人鎮靜呢?
“陛下,李昌國必然是謊話欺君。”楊國忠終究有機遇進犯李昌國了,哪會錯失這等良機,大聲攻訐道:“吐蕃之地很窮,窮得隻剩犛牛糞了,他就是有通天的本領,也莫想弄到賦稅,他這是欺君,臣請治李昌國欺君之罪。”
打了幾個清脆的酒嗝,這才扯起聲音問道:“我們龍武軍,短長不短長?”
“陛下,如何了?”群臣中故意急的,忙著問道。
楊國忠實在太魯莽了,很多大臣擁戴。
李林甫當然不會錯失對於楊國忠的機遇,擁戴道:“楊大人,不得不說,你真是妄言了。龍武大將軍所言極是,凡事得弄明白了再議不遲。你冇有看過李昌國的上奏,你就能鑒定李昌國事不是在欺君?”
“陛下,您年齡已高……”高力士苦著一張臉。
“放心,李昌國他們必然有體例的,你還信不過李昌國麼?”李隆基對李昌國有著絕對的信心。
一聽這話,楊國忠差點一口氣冇緩過來,李昌國不是讓他絕望,而是讓他絕望。本來運營的隨軍出征,去安定吐蕃,撈取軍功,卻給李昌國攪和了,讓他與天大的奇功失之交臂。
“陛下,是不是推行郡縣。”李林甫眉頭一挑。
這是賣關子,吊人胃口,群臣恨不得從他嘴裡摳出答案,卻又無可如何,隻能任由李隆基搔包。
“絕望。絕望,真絕望!”李隆基非常不悅,一張臉垮下來了:“安定吐蕃這事,中原數千年纔有這麼一回。朕就不能痛飲了?”
群臣重重點頭,大聲擁戴。
“不成能!”群臣齊聲質疑。
李昌國就冇有讓人絕望過,就是攻打積石山如此艱钜的事情,他都有主張,都有體例,誰敢說他在這事上冇有體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