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武甲士人昂揚著頭顱,挺起胸膛,個個紅光滿麵,非常歡樂,雄赳赳,氣昂昂的走在最前麵,朝積石山進發。
“隆隆!”龍武軍搶先馳出,走在最前麵。
“你也莫老想著大食,把天竺滅了,亦是奇功一件。天竺,自從秦漢之際與中原互通聲氣以來,就未被中原歸入版圖,隻要這事做好了,亦是流芳百世的嘉話。”李昌國鼓勵。
在唐軍安定吐蕃之前,仆從是仆從主的東西,任由仆從主逼迫,給仆從主做牛做馬。現在,他們翻身作仆人,有了人身自在,具有牛羊駿馬,能夠過上好曰子了。
安定吐蕃之役,龍武軍最早解纜,攻打積石山,並且獲得龐大的勝利,一舉打通了積石山,方纔有唐朝雄師攻入吐蕃要地之事。在此班師之際,龍武軍應當走在最前麵,這是對他們龐大功績的恭敬。
這些唐軍就是即將從吐蕃撤退的唐軍,總計二十萬。
這是對他們艱苦儘力的承認,誰能不歡樂?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衝動時。若冇有李昌國,王維眼下不過是一個不為人知的閒官,李隆基乃至不記得他的名字。
此次倒是如願進入了長安,倒是俘虜身份,不是他但願的勝利者,這類倒置的身份,讓他憋屈,讓他慚愧。但是,作為俘虜,冇有發言權,他隻能把一腔怨氣埋在心底。
三十萬唐軍,一分為二,十萬駐守吐蕃,二十萬撤兵,籌辦與大食的大戰。有哥舒翰在,吐蕃的事天然不會有事。
“大唐萬歲!”將士們齊聲喝彩。
“弟兄們:仲春裡,我們從大非川解纜,打擊積石山,攻入吐蕃要地,圍困邏些,擊破吐蕃,俘虜吐蕃讚普、大論、小論、整事相,我們獲得了龐大的勝利。”哥舒翰大聲訓話。
“監軍,我王維空自為官數十年,倒是一無建立。幸得監軍汲引,方能建功,大恩不言謝,祝監軍掃滅大食。”王維對李昌國非常感激,眼裡的淚水滾來滾去。
“我真想與你一道縱橫西域。”哥舒翰拉住馬韁,萬分不捨,凝睇著李昌國,笑道:“李兄弟,此生能與你結識,並與你並肩作戰,縱橫吐蕃,哥舒翰死而無憾!”
“洗兵條支海上波!”身後眾將齊聲吼怒,聲震長空,讓人熱血沸騰。
在安定吐蕃的過程中,唐軍經曆了很多艱钜險阻,究竟有多少,難以説清。在這些困難中,最讓人難以健忘的就是破壺口一戰了,因為李昌國他們是飛進城裡的。
洗兵條支海上波邏些城外,唐軍集結,列成一個又一個強大的軍陣,步地厚重,氣勢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