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不但人長得俊美,人所難及,更有龍鳳之姿,秦皇漢武之才,若不是他的話,唐朝已經改姓了,或者姓韋,或者落入承平公主手裡了。
李隆基仰仗傑出的才調被立為太子,這是無可爭議的,就是他的大哥也是遜讓不已。
李林甫讚美一句:“小勃律雖小,倒是極其首要,小勃律給大唐拿下,此是大唐盛事,臣叩請陛下下旨,重賞將士們,大加道賀!”
李隆基微感訝異,扭過甚來,眼中光芒閃動,盯在李林甫身上,李林甫那感受就象這不是目光,而是利劍,在剜心似的。
“打下小勃律了?”李隆基眼中光芒一閃,彷彿天劍破空,讓人不敢俯視,一下站起來,一股氣吞河嶽之慨驟但是生。
唐朝之昌隆,唐朝之以是能達到“開元亂世”的高度,就是因為他,是李隆基嘔心瀝血打造的。
李隆基悄悄擺手,道:“高傲唐建立以來,大唐滅突厥、吐穀渾、高麗,敗吐蕃、大食,打的敗仗多不堪數,隨便拿出一件也比這一仗更加光輝。這一仗打得不錯,卻比不了這些大勝之仗,大加道賀就不必了。傳旨,三曰後,開放芙蓉園,準允百姓進入,這就充足了。”
“哦!”
大明宮分為前庭和內庭,前庭以朝會為主,內庭以居住和宴遊為主。
李隆基發憤要做唐太宗那樣的明君,更是付諸了行動,他舉賢任能,姚崇、宋璟、韓休、張九齡、張說……這些名臣獲得重用,肅除積弊,整軍經武,勵精圖治,把大唐帝國管理得花團錦簇,鞭策中國汗青走向“開元亂世”。
李隆基固然登上了皇位,麵對的政治情勢倒是非常嚴峻。因為自唐太宗今後,唐高宗、中宗、睿宗,連著三朝軟蛋天子,更有**乾政,宮廷混亂、朝綱不振、積弊如山,大唐帝國已經不複唐太宗時的盛況了。
清澈的池水碧藍如鏡,在曰光下閃閃放光,說不出的斑斕,清風拂來,碧波陣陣,格外有情味。
開元亂世是中國汗青上的一座豐碑,武功光輝,武功赫赫,令人俯視,唐朝之強大超越了唐太宗初創的“貞觀之治”,獨一能與之比擬的隻要漢武大帝初創的“漢武亂世”了。
李林甫雖是千古馳名的殲臣,倒是有雄材,算得上是一代人傑,但是,每次麵對李隆基都有一種被看破的感受。
李隆基固然不再勤於政事,倒是奪目仍在,獎懲清楚,如此措置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