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幾日不見的李恪,李治非常高興,不等李恪走過來,就一個飛撲朝著李恪衝了過來。
“著甚麼急,你三哥又跑不了。”
“你說是就是吧。”
“孩兒已經著人送到登州去了,那處所靠近外海,隨時都能分開。”
“老六?你是說愔兒?”
以後幾天,長安城內都一向相安無事,再有三天便是大年。
李世民一臉猜疑的看著李恪,見李恪神采安然,不由得發笑一聲。
“做出來了?這麼快?”
“老六做的!”
李恪笑著點了點頭。
“陛下,蜀王殿下求見。”
“盧家已經完了,這些人幸運存活下來不易,但也是個費事,老夫原想著用他們一次,現在看來還是儘快將這燙手山芋送出長安為妙。”
長孫濬聽到這話微微一愣,隨即點了點頭。
聽到這個動靜,李世民頓時眼神一亮!
當聽到李恪說此次是李愔幫了大忙的時候,饒是李世民早有籌辦,現在也還是刹時一愣。
李恪點了點頭,隨後躬身道:“父皇先前說的東西,兒臣已經做出來了。”
說著,長孫無忌彷彿想到了甚麼,接著道:“除此以外,盧家的那些人你都安排安妥了嗎?”
李世民笑了笑,湊到李恪耳邊道:“說說看,到底是誰做的?”
先前幾次表示都表白這蜀王殿下不是個省油的燈。
涓滴冇有將李恪當作外人,並且全程都稱呼三哥,態度極其恭敬。
“並且,太子也不是冇有摸索蜀王,但蜀王早就說過,他對太子之位冇有興趣。”
“此事你也不要多過問了,老夫自有安排。”
見狀,李世民也不再扣問,接著道:“既如此,那我們後日見分曉。”
李恪無法,隻能點頭應是。
聞言,李恪也不說話,李世民見狀,接著說道:“既然東西做出來了,那天然是要好都雅一看的,朕倒是感覺擇日不如撞日,間隔大年也就身下三日了,後天是過年前最後一次朝會,朕感覺要不我們去城西上朝吧?”
“你也不是初出茅廬甚麼都不懂的宦海新人,這些年宦海上你見過多少嘴高低一碰,說了不做的事情?”
對於李恪,長孫無忌現在是越看越感覺離譜。
李世民點了點頭,開口道:“你既然說是愔兒做的,那朕就要嚐嚐了,萬一出了不對豈不是白歡暢一場?”
現在新豐縣更是證明,這蜀王殿下不但僅是不省油,做事那也是滴水不漏。
長孫無忌聽到這話,這才點了點頭。
特彆是明天,從蜀王府打了秋風返來的李泰,對於李恪話裡話外也都是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