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城縣在封禪大典以後改成了乾封縣,但兩年後當乾封這個年號不再用時,便又改了名字,並且跟著光陰流失,縣城的位置也竄改了,以是並不是當代的泰安,但大抵方位並不是相差太遠。
這是對李日知的絕大信賴,李日知趕緊點頭承諾,他現在能夠說是最鐵桿的太子黨了!
李日知忙安撫道:“臣即將東去,路上有甚麼好玩的事情,都寫在信上,給殿下你送來,如許殿下足不出宮,便知天下妙聞了!”
最後,閻立本道:“知明,老夫以為你當儘力圖奪主政一方的機遇,在一個離長安遠一些,但卻很首要的縣當縣令,老夫看博城縣就不錯,這是離泰山比來的一個縣,此次封禪大典以後,這個縣就要改名為乾封縣,年號也要改成乾封,此縣由工部派人重新修過,算是一座新城,以是你如果能謀到這個縣的縣令之職,那對你是有大大好處的,到時老夫會助你一臂之力!”
李日知大聲道:“你這騾子是被你抽得受了驚吧,你不抽它不就得了!”
“以是,母後已經派人去表示各地的處所官了,不準他們搞事情,誰搞事情就滅了誰,在儀仗隊所經途中,到處要歌舞昇平,不能有任何的委曲,你就是去監督察看處所官們有冇有辦好如許的事情!”
“對了,師弟你曉得此次東去是要乾甚麼的嗎?”
李日知笑道:“正有此意!”
許敬宗聽李日知他將東去河南道,忍不住摸著髯毛,說道:“知明少年早發,倒是讓老夫想起了本身少年之時,也是如你這般早早進入宦途,意氣風發,隻不過大隋二代而亡,以是老夫冇能象你如許早登高位。”
“不是讓臣去搞事情的?”
李弘又和他說了些武皇後的愛好,這才讓李日知分開,離了東宮,李日知再去拜訪許敬宗,畢竟監察使這個調派是掛在中書省的。
好吧,那把尚方寶劍實在就是一個信物,讓處所官老誠懇實共同的信物,就如同童貴奴所說,並不是真的讓他拿劍去捅人的!
世人都把馬往道邊讓了讓,李日知看向那騎者,就見此人長得五大三粗,麵露惡相,手裡拿著一根皮鞭,正在狠狠地抽打那匹騾子。
午餐以後,李日知便去東宮,守宮門的羽林軍曉得他在李弘跟前合法紅,當然不會難堪,當即便派人出來稟報,隻半晌工夫,便有小寺人出來,引著李日進了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