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回鶻汗國使者梅錄北特勒一行,跟從大唐使節郭鋒,一道來到了豐州。
安西、北庭兩鎮與回鶻汗國的兩邊乾係,垂垂呈現裂縫,乃至產生牴觸。
今後,北庭鎮墮入吐蕃之手,而安西鎮與大唐朝廷西京長安的聯絡,也斷絕了,孤懸塞外。唐朝廷君臣,也都不曉得安西鎮,究竟是存是亡。
但是不久,回鶻汗國卻與大唐北庭鎮軍民,產生了牴觸。
3
回鶻汗國君臣大怒,決定派軍獎懲叛徒。
吐蕃王國大相尚結讚,早就覬覦大唐的北庭、安西等鎮,見狀大喜,遂操縱三葛祿和白服突厥部眾,叛變回鶻汗國的機遇,率軍前去,攻打大唐朝廷的北庭鎮。
隨後,秘聞當派人,送你回到大唐。”
北庭鎮情勢,頓時變得非常危急。
因而,豐州刺史李景略,就靠著高的土埂,停了下來,默哀端坐,向回鶻汗國可汗,表示記念。
唐回乾係,更加緊密。
回鶻次相頡乾迦過,聞聽大相頡乾迦斯領軍返國的動靜,頓時驚駭不安,唯恐大相頡乾迦斯另有廢立。
不料這一次,仍然出師倒黴。吐蕃軍隊以逸待勞,唐回聯軍,再一次得勝,被吐蕃軍隊擊退。
但是,安西鎮(西州)軍民,寧死不平,仍然在為大唐朝廷,苦苦地死守。
以是,沙陀部落與北庭鎮,能夠說是相互依托,唇齒相依。
大唐朝廷刺史一級初級官吏,都必須與他們平禮相待。大唐君臣很不對勁。
貞元七年(791年)十仲春初八,回鶻汗國又調派使者,進獻回鶻軍隊所俘獲的吐蕃酋長尚結心。
不久,回鶻汗國可汗君臣,調派達北特勒(公爵)梅錄做回鶻汗國使節,跟從大唐使節郭鋒一道,去大唐朝廷京都,上報忠貞可汗的喪事,並且向大唐天子要求,對新可汗阿啜,正式停止冊封。
5
豐州刺史李景略的聲望與名聲,傳播到邊塞以外。
梅錄不能夠回絕,也隻好跟在李景略的前麵,低頭曲背哀聲地抽泣,停止記念可汗的典禮。
因而,安西、北庭兩鎮,都向與大唐密切的回鶻汗國借道,以便回西京,向天子奏報事情。
傳聞你們的可汗新近歸天,我們大唐軍民非常哀思,內心憐惜不已。我要代表大唐軍民,向你們可汗,表示記念。”
北庭鎮節度使楊襲古,見內部背叛,局勢倒黴,就帶領部下唐軍將士二千人,逃奔西州,暫避賊勢。
豐州刺史李景略,便振振有詞地對梅錄說道:
而此時,同吐蕃王國、回鶻汗國、南詔王國諸國一樣,大唐朝廷的內部,也在產生著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