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軍魂_第二百七十四章 天下歸唐(大結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李業詡的兒子李征和李衡也進入大唐軍事學院學習。

同年,李業詡被委以尚書左仆射職,李績為司徒,李恪仍為尚書右仆射。

大唐紀元四十八年,永貞十四年,呂宋以南諸島皆歸於我大唐治下,而此時,漢西多數護府新任多數護黑齒常之,帶領雄師持續撻伐各地,所行之處,本地的部落與小國無不向我大唐臣服。

大地為之震驚,江山哭泣!

同年,兵部公佈了多部由尚書李業詡製定的軍中軌製,包含武將的任職,解聘,輪換及征兵,戰時動員,退役,後勤保障,兵器研製,設備軍隊等等一係列的條例,因這些軌製的實施,大唐軍隊進一步朝著正規化的方向生長,軍中將領不得乾與處所事件,處所官員不得插手軍務,使得軍政獲得分離,天子通過兵部更有效地掌管軍隊。

同年,大食道的雄師與大食哈裡發阿裡親領的雄師四十萬在布哈拉西南邊向遭受,李征與李衡各率一萬馬隊,從側翼突擊阿拉伯軍隊,火槍與手雷的持續進犯,再加上馬隊的持續打擊,阿拉伯軍隊敏捷潰亂,裴行儉和席君賣率雄師順勢進犯,正麵的阿拉伯軍隊不能支,阿裡率部崩潰,此戰斬殺阿拉伯人五萬餘,我大食道的雄師持續追擊。

大唐紀元四十四年,永貞十年,大唐遠征軍包抄大食都城大馬士革,五天後,大馬士革被我遠征軍攻占,阿裡率殘部投降。

繼爾以呂宋為基地,海軍戰船持續南下,往婆利、婆露、陵訶一帶進軍。

大唐紀元四十二年,永貞八年,範圍弘大的大明宮建成,統統皇室成員都搬至大明宮,大明宮氣勢宏偉,被喻為“萬宮之首”,幾疑不似人間。

科舉軌製在多年的實施後,獲得進一步的完美。大量的官學辦起來,因官學免費昂貴,豪門後輩根基都能夠退學,這也使得官方識字人丁大幅地增加,一批飽學之士有機遇通過科舉被朝廷提拔,“朝為農家郎,暮登天子堂”成為很多讀書人相互鼓勵的話語。

戰事停歇一段時候後,一部大唐軍隊在契苾何力帶領下北歸回長安,在嶺南道組建的大唐第十五衛軍開進安南多數府境內,以軍隊輪換的體例加強安南多數護府境內的軍事力量,一些計謀要力都留駐有軍隊,並構築城池保衛。

永貞五年,李承乾在李業詡的發起下,行大唐編年,以武德元年為大唐紀元元年,年初,在南邊主事的吳王李恪被召回京,任尚書右仆射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